请选择 目标期刊

河南省社会音乐教育师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载:93 浏览:507

牛媛媛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省在社会音乐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关于河南省社会音乐教育方面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基于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社会音乐教育的师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了河南省社会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意在为河南省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合成氮肥对中国茶园土壤养分供应和活性氮流失的影响 下载:97 浏览:484

乔春连1,2 布仁巴音3 《中国土壤》 2018年1期

摘要:
茶树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高需氮经济植物。目前,尽管茶园生态系统中已开展了一些模拟氮肥施用的实验,但对于合成氮肥如何影响茶园土壤性质、养分供应及活性氮的流失仍缺乏全面的评估和量化。对2004—2016年间发表的相关研究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显示,施用合成氮肥导致我国茶园土壤p H平均降低0.20,使土壤总无机氮升高172%,对土壤有机碳、有效磷和钾离子浓度无影响。合成氮肥使土壤钙、镁离子浓度分别降低了23%和37%,铝离子浓度上升了近54%。同时,使土壤N2O排放和无机氮淋溶分别增加292%和127%。总体上,大量施用合成氮肥加剧了我国茶园土壤酸化和养分元素的流失,增加了活性氮的流失,威胁着我国茶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八十年代作家回忆录的分类——以《新文学史料》为中心 下载:65 浏览:382

徐洪军 《中国文学》 2018年8期

摘要:
作家回忆录的写作在八十年代是一个十分突出的文学现象,很多老作家发表、出版了一大批文学回忆录。但是,无论是从八十年代的文学现场还是从三十年来的文学史研究来看,作家回忆录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在推进"当代文学历史化"、"重返八十年代"的学术思潮中,这一现象实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新文学史料》为中心,兼及其他作家回忆录著作,对八十年代的作家回忆录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以期为后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扎实的学术基础。

现代性发育的创新观念: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谈起——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对创新的经济哲学反思 下载:47 浏览:345

任瑞敏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西方现代性发育的创新观念植根于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竞争-企业家行为",而中国从传统到现代都是集体主义,这决定了中国现代性的发育始于指导思想的创新,表现为政府在制度供给上的理念创新,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市场主体提供了合理追逐利润机会的激励,这是微观领域如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的根本前提。经济创新的动力是理性约束下的财富欲望,但离不开先进政党的领导和整个民族国家的转型以及法治的保障。在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激发企业家的创新动力,同时应认清创新的终极目的是财富的全民共享。

舞台视域下董每戡剧史理论探微——以《〈笠翁曲话〉拔萃论释》及《说“玉茗论剧”》为例 下载:47 浏览:383

段金龙 《当代艺术》 2019年2期

摘要:
董每戡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曲史专家、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他坚持以"剧史家"的本分为中国戏剧做史,并形成了"以演剧为核心的舞台观"的剧史观,浓郁的舞台意识充分体现在他对剧史理论的阐述和研究中。以《〈笠翁曲话〉拔萃论释》和《说"玉茗论剧"》为例,他通过阐释《笠翁曲话》、重视玉茗论剧进一步为其所倡导并坚持的戏剧史观做着鲜明的注脚。

董每戡剧史观中的“发展史”与“通史”意识——以“女演员”地位变迁及话剧研究为例 下载:65 浏览:434

段金龙 《当代艺术》 2018年6期

摘要:
董每戡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曲史专家、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他坚持以剧史家的本分为中国戏剧做史,除了"以演剧为核心的舞台观"的戏剧观之外,在其戏剧史研究中,无论就某个问题而言,还是就戏曲史整体来说,都表现出明显的"发展史"与"通史"意识,这种意识贯穿其整个学术生涯。在这一戏剧史学思想的指导下,他的戏曲研究呈现出辩证的、演进的特性。

“十七年”对特写的推崇及其引发的难题 下载:89 浏览:504

吕东亮 《文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出于及时反映现实的政治功利需要,"十七年"文学批评界对于特写的推崇是一贯的,这抬高了特写的文学地位,促进了特写文体的独立化,对特写艺术质量的提高则成为批评界的要求。批评家们所要求的特写在艺术上的提高方向是小说化,而小说化又势必导致特写文体独立性的消解。面对这一难题,"十七年"批评家们对于特写的虚构性问题的讨论几经反复,仍旧没有得出具有确定性的结论。这一难题所呈现的文学的形式困境在十七年是具有普遍性的。

中部地区小城镇收缩空间格局及分区发展方向——以河南省为例 下载:42 浏览:348

韩勇1 贺萌琳2 娄昕欣2 《中国城镇》 2020年12期

摘要:
从区域层面对小城镇收缩程度展开定量分析,有助于科学研判小城镇发展水平的区域类型。本研究基于小城镇收缩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核密度分析刻画小城镇收缩的空间格局,利用耦合协调方法分析制约小城镇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河南省存在四种小城镇收缩类型,即边缘型收缩地区、被动虹吸型收缩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型收缩地区和低度收缩地区。从小城镇内部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来看,河南省小城镇建设仍处于低水平制约阶段。基于上述结论,对不同类型收缩地区的小城镇建设主要方向提出建议。研究结果为分类推进小城镇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文字品牌标识正斜对消费者知觉和态度的影响 下载:21 浏览:176

魏华1,2 汪涛2 冯文婷3 丁倩1 《当代管理》 2018年4期

摘要:
品牌标识是品牌最重要的象征符号,是品牌建设过程中关键的一环。以往研究发现,品牌标识的形状、完整性和动态性都会对消费者知觉和态度产生影响,但很少有研究考察文字品牌标识正斜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具身认知和结构隐喻理论,通过两个研究共六个实验考察文字品牌标识端正和倾斜对消费者知觉和态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倾斜的文字标识会让消费者觉得该品牌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也更具创新性,但端正的品牌标识会让消费者觉得该品牌更加稳定、可靠和安全。文字品牌标识正斜对于消费者态度的影响受到品牌类型的调节。对于现代品牌,消费者更加偏好倾斜的品牌标识;对于传统品牌,消费者则更加偏好端正的品牌标识。本文为品牌标识的设计提供了指导,同时也拓宽了具身认知和结构隐喻的应用范围。

地方统筹;高等教育治理的新思维 下载:96 浏览:514

宋争辉1 郭书剑2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高等教育治理不仅是中央政府的责任,地方政府亦责无旁贷。高等教育治理地方化的路径在于地方统筹,地方统筹是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新思维。政府在统筹治理地方高等教育过程中不能缺位,其角色应从服务直接提供者向使能者转变。当前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地方统筹需在整体搭建纵向多中心治理结构与横向多中心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协调好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

地方统筹:高等教育治理的新思维 下载:81 浏览:508

宋争辉1 郭书剑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2期

摘要:
高等教育治理不仅是中央政府的责任,地方政府亦责无旁贷。高等教育治理地方化的路径在于地方统筹,地方统筹是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新思维。政府在统筹治理地方高等教育过程中不能缺位,其角色应从服务直接提供者向使能者转变。当前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地方统筹需在整体搭建纵向多中心治理结构与横向多中心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协调好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

电商背景下消费者知悉真情权的保护研究 下载:88 浏览:1674

田溶瑞 史玉倩 《电子商务进展》 2023年5期

摘要:
知悉真情权是消费者权益体系的基础部分。电商背景下,由于网购的虚拟性和远程性,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更容易受到侵害。通过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显示,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受侵害的范围广,涉及的品类多,造成的影响大。背后是消费者对自己的权益保护模糊不清,商家和平台含糊其辞,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基于此,从政策、平台、商家、消费者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完善措施。

思政教育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的渗透 下载:204 浏览:1455

赵若洋 《地理研究进展》 2022年3期

摘要:
课堂思政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对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
目标意义重大。高中地理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绝佳载体。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师对于思政教育的了解度以及在课堂中的使用程度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当前课堂教学所出现的问题,进而探讨了课堂教学渗透思政教育的途径。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