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附加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的护理 下载:52 浏览:496

王俊英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总结23例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行术中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患者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体位护理、疼痛护理、便失禁护理和健康宣教。应用造口周围皮肤工具DET评分/AIM指南充分评估患者造口情况,并针对造口周围感染、造口粪水性皮炎,造口回缩、造口黏膜皮肤分离等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适时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皮肤问题、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502

黄俊慧 聂凤妹 苏焕玲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分析适时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皮肤问题、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肠造口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适时护理,比较两组术后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发生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造口患者自我效能表、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定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造口周围皮肤疼痛情况、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及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1周、2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肠造口患者临床干预中采用适时护理可减少肠造口相关皮肤问题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老年结肠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下载:63 浏览:411

彭红春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回肠袢式造口术对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临床老年结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成回肠袢式组和结肠组各40例,回肠袢式组用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结肠组采用造口术治疗。结果:回肠袢式组I期、Ⅱ期的首次排气时间显著短于结肠组(P<0.05),Ⅱ期手术时间显著短于结肠组(P<0.05)。Ⅱ期术后,回肠袢式组的血清胃泌素(G)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明显低于结肠组(P<0.05)。两组I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袢式组Ⅱ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结肠组(P<0.05)。结论:应用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老年结肠癌,手术操作简单,患者术后感染风险小,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老年肠造口康复期患者造口适应性、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下载:164 浏览:1563

邹琦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肠造口康复期患者中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70例老年肠造口康复期患者,应用双盲法分组,探讨组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参比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造口适应性、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探讨组造口适应性、生活质量高于参比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老年肠造口康复期患者中采取家庭参与式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动机性访谈在肠造口患儿照顾者中的应用 下载:20 浏览:420

唐文娟1 陆群峰2 屈文倩1 陆燕萍1 周嫣3 2019年11期

摘要:
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动机性访谈在肠造口患儿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文献研究和前期研究基础上制订动机性访谈方案,拟订访谈策略,筛选和培训访谈护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对肠造口患儿及其照顾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6对患儿及其照顾者,试验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于住院期间和出院后1、2、3个月分别实施5次动机性访谈,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和随访。比较两组患儿照顾者出院后1、2、3个月自我效能得分、焦虑水平及患儿出院后3个月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儿照顾者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对照组,焦虑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能够提高肠造口患儿照顾者的自我效能水平,降低其焦虑水平,有助于降低肠造口患儿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

Orem自理模式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315

邵燕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探讨Orem自理模式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8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Orem自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自理护理能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应用Orem自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造口知识及护理能力,降低患者对护理人员和家属的依赖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主动回归社会的自信心。

Orem自理模式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67 浏览:245

邵燕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8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Orem自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自理护理能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应用Orem自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造口知识及护理能力,降低患者对护理人员和家属的依赖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主动回归社会的自信心。

Teach-back健康教育法在老年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应用研究 下载:157 浏览:1582

俞慈敏 曹向平 李晓静 周静燕 李璐璐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6期

摘要:
分析Teach-back健康教育法在老年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4月我院住院的84例老年肠造口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随机平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和Teach-back健康教育法,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each-back健康教育法能够使老年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造口护理技能、照顾能力提升,使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

白噪音+非营养性吮吸在肠造口患儿更换造口袋时操作性疼痛的效果研究 下载:52 浏览:582

于滢 李磊 雷娜 刘钢 张英娜 夏俏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探讨白噪音及非营养性吮吸在肠造口患儿更换造口袋时操作性疼痛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选取北京某儿童医院收治的110例肠造口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即白噪音+非营养性吮吸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体位安抚,联合组给予白噪音+非营养性吮吸联合干预。在更换造口袋操作前1min、操作开始1min、操作结束后1min使用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R)进行疼痛评分,并比较肠造口患儿啼哭时长及出现痛苦面容时长。结果 观察组患儿操作前1min、操作开始后1min、操作结束后1min的PIPP—R疼痛评分、患儿啼哭时长及发生痛苦面容时长均高于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白噪音+非营养性吮吸可有效降低肠造口患儿在更换造口袋时所引起的操作性疼痛,并减少患儿啼哭时长及出现痛苦面容时长,有效避免因患儿哭闹而增加照护者更换造口袋时的困难,并降低因患儿哭闹而导致的肠管脱出等其他并发症。

应用互联网平台对接受肠造口术后出院的患儿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研究 下载:210 浏览:2032

邓小丽 王卓群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分析互联网平台对接受肠造口术后出院的患儿进行延续性护理效果。方法:特将我院2021年2月到2022年5月期间60例接受肠造口术后出院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患儿划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延续性护理,即在患儿出院前,其家属接受医院为之安排的常规出院指导服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延续性护理服务基础上,医院通过互联网医院小程序向家属动态了解患儿出院后情况。以此为基础,借助互联网平台对观察组患儿实施延续性护理。收集两组患儿术后资料,分析患儿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出院后的并发症发生几率要低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将互联网平台对接受肠造口术后出院患儿进行延续性护理,有利于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此项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行。

标准化护理模式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89 浏览:893

陈旭琼 《肿瘤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应用标准化护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本院70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应用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实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实验组实施标准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知信行评分、并发症(造口旁疝、皮肤黏膜分离、周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知信行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模式应用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中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在肠造口延续性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下载:102 浏览:1102

徐钟健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肠造口患者采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延续性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肠造口患者50例,就诊时间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奇偶数法将50例患者分入两组,对照组做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分析效果。结果:造口并发症发病率两组间显示观察组低(P<0.05),社会心理适应水平评测,分值比较显示观察组经护理后社会心理适应水平良好,且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干预方式为肠造口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护理能够提高其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维护其预后肠造口安全。

个性化评估下的营养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下载:52 浏览:1041

舒鹏丽 李萍萍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个性化评估下的营养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任意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50例肠造口患者患者为研究目标,并将其任意分成观察组(n=25)和对比组(n=25)。观察组采用个性化评估下的营养护理干预,对比组选用常规护理干涉。比照分析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评估下的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肠造口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并提升其生存质量。

协同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术后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下载:101 浏览:875

贾璐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术后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结肠造口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研究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在术前、术后一定时间点评估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自护能力量表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表明,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术后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为结直肠癌术后护理提供了新的策略,建议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协同护理模式,以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