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大红山矿区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分析 下载:73 浏览:489

黄茜蕊 程先锋 徐俊 向云刚 张香群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云南玉溪大红山铁矿于2013年4月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为了检验绿色矿山推进效果,更好地带动云南省其他矿山企业建设绿色矿山,项目组于2016年丰水期(8月)针对大红山矿区周边水体进行调查,对矿山企业进行调研,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有采样点的水质都为优良,研究区大致的水质情况通过该评价体现出来。对比2008年数据,从评价结果来看,Hg、Cd、Se、Ag、Pb均低于检出限,未见任何超标样点。Cu、Zn、As有检出但均低于国家Ⅰ类标准,43.75%的采样点中Fe的浓度低于国家Ⅰ类标准限制,未见超标,有一个样点属于国家Ⅱ类标准,其余50%的样点低于国家Ⅳ类标准,可见通过绿色矿山建设,循环经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岷江大桥控制单元水体氨氮和总磷源解析 下载:79 浏览:489

陈亚平 岳艾儒 韦娅俪 杨长军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采用单因素法对岷江流域国控断面的岷江大桥水体进行评价,从污染源分担率、污染物时空变化等方面解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与变化。结果表明,水体不达标的主要因子为氨氮和总磷;污染物的主要来自城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的不达标排放,按各个污染源占比统计,2个主要污染源对于氨氮和总磷的污染分担率分别是42.54%、35.31%;受上游来水、其他补给水源的影响,氨氮浓度集中在1~5月超标严重,在2013年4月份出现峰值,总磷在2011~2014年普遍超标严重,在2014年5月出现峰值,由于"十二五"期间治污力度的加强,2015年氨氮污染趋势得到控制,总磷浓度明显有所降低,MIKE 21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显示只要汇入支流断面均达到要求、污染负荷得到有效控制,控制单元能满足达标要求;最后从源头减排、区域综合整治、全程监管3个方面构建了使控制单元水体达标的策略。

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下载:41 浏览:483

林天维 孙子钧 柴清志 严志 宇孙冰 《海洋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资源需求不断增加,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文章对近1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研究,从水体质量、富营养化、赤潮情况等方面对我国海洋水体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我国四大海区水质问题逐年改善,但南海的近岸污染问题、东海和渤海的赤潮问题等仍需加以重视。文章的大量数据分析为我国建立更符合国情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决策提供了参考。

应用Hydrolight模式研究含油水体辐射传输特性的关键技术 下载:47 浏览:387

黄妙芬1 骆蔚健1 刘杨2 邢旭峰1 庄炀1 《海洋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辐射传输模式Hydrolight在国际水色遥感研究领域已被广泛用于解决水体光学的各种问题,也是进行石油类污染水体辐射传输特性研究的有效模型。结合Hydrolight模式的机理、应用现状及含油水体的特点,提出了将该模式应用于光学特性复杂的石油污染水体辐射传输特性研究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测定石油污染水体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建立石油污染吸收和散射特性随波长和深度变化的参数化模型、确定油物质的吸附后悬浮颗粒物体散射函数模型等方面。依据2018年8月和2016年8月分别在辽宁大连港和辽宁盘锦辽河油田等区域测定的含油水体数据,讨论了这些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

养殖水体环境参数随潮汐变化特征及相关性分析——以湛江特呈岛东近岸海域为例 下载:86 浏览:501

邢旭峰 黄妙芬 王忠林 孙忠泳 《海洋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利用2018年4-5月在湛江特呈岛东边海域养殖区内测定的数据,以及海事服务网提供的潮汐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域潮汐、流速和流向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化学需氧量CODMn(Chemical Oxygen Demand)、二氧化碳CO2浓度和pH等海水环境参数随潮汐变化的特征以及相关性,建立了分别利用DO和pH值来估算海水CO2浓度的新算法,平均估算精度分别达到90%和95%。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呈现不规则半日潮,流速随潮汐变化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两种类型;流向随着潮汐变化基本是东南与西北向;(2) CODMn的变化完全取决于涨落潮过程,涨潮时CODMn值逐渐下降,而落潮过程CODMn值逐渐上升;(3) CO2浓度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在午后数值达到最低值,不完全受制于潮汐过程的控制;(4) DO和pH两者的变化趋势高度一致,其变化过程与CO2浓度变化过程正好相反;(5)同一地点的海洋环境参数随潮汐涨落有很大的变异性,因而在进行空间大面海洋环境参数调查时,用某时刻的值代表该点的全天情况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水体和土壤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污染特征和消除 下载:75 浏览:501

杨永青1,2 许继飞1 董泰音3 狄彩霞2 刘菊梅1 连海飞2 臧博宁2 李子钦2 赵吉1 《农业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自2006年被认为是环境污染物之后,逐渐受到环境微生物领域的广泛关注。目前针对水体和土壤环境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特征(种类、含量、变化规律等)及水平转移研究较多,尤其是抗生素环境残留造成的长期选择压力或者同时存在重金属污染的状态下,有利于抗生素抗性基因在不同菌株之间水平转移。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传播增加了其本身对环境的威胁性,应该予以重视。本文针对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主要来源及分布情况、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水平转移、抗性基因的消除,这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更全面地了解了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特征。

暗纹东方鲀不同养殖模式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下载:76 浏览:471

邱楚雯 施永海 王韩信 《水产研究进展》 2021年4期

摘要:
为探究暗纹东方鲀不同养殖模式下环境及肠道的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实验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传统养殖与立体种养2种模式下水体、底泥及暗纹东方鲀肠道细菌的16SrRNA的2个高变区(V3~V4)进行测序分析,利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方法来分析水体菌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使用典型关联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CCA)方法分析肠道菌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立体种养模式下水体、底泥及暗纹东方鲀肠道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大于传统养殖模式。立体种养模式下水体及底泥的细菌群落结构与传统养殖模式的较为类似,其中水体的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蓝细菌门、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底泥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传统养殖模式下,肠道的主要优势菌属为红球菌属,立体种养模式下肠道主要优势菌属为葡萄球菌属、弓形杆菌属、norankfnorank_oChloroplast、Elizabethkingia和支原体属。环境因子关联分析结果显示,pH对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养殖模式下水体的优势菌属红球菌属与总悬浮固体(TSS)、总磷(TP)、总氮(TN)、pH和硝酸盐呈正相关。总氨氮(TAN)对暗纹东方鲀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最大,暗纹东方鲀肠道的优势菌属红球菌属、弓形杆菌属与TSS、TP呈正相关;不动杆菌属和支原体属与TAN、亚硝酸盐及硝酸盐呈正相关;魏斯氏菌属和葡萄球菌属与TSS、COD、TP、TN、硝酸盐、亚硝酸盐及TAN呈负相关。研究表明,采用立体种养模式可提高养殖系统的细菌多样性,降低病害暴发风险,有助于抑制蓝细菌生长,减小养殖对象的氧化应激损伤。此外,养殖模式能够通过改变水体中氮、磷的含量对水体和暗纹东方鲀肠道的微生物群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可溶漂浮性液态污染物向下层水体释放研究 下载:60 浏览:395

韩龙喜1 王杰1 王晨芳1 蒋安祺1 张奕2 《海洋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漂浮于水面的不可溶液态污染物的物理性质是影响其向下层水体释放强度的重要因素.根据有机污染物物理性质及相关参数的分布范围,筛选出8种代表性不可溶漂浮性液态污染物,按不同比例配制32种混合样品,共计40种样品.其中39种典型研究样品的密度、运动黏度、表面张力范围分别为0.621~0.995 g/cm3、1.81×10-6~1.00×105 mm2/s、0.024~36.200 mN/m.在39种典型样品中选择34种进行实验室动水环境物理试验,分别研究了污染物密度、运动黏度、表面张力对释放强度的影响.采用偏相关分析方法识别了影响释放强度的关键物理因素,结果表明密度、运动黏度是影响释放强度的决定性因素,表面张力对释放强度无显著影响.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释放强度与密度、运动黏度间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R2=0.987).用39种典型样品中余下5种样品独立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的验证表明平均相对误差为14.9%.

水环境质量监测生物监测技术及水体修复技术的应用 下载:52 浏览:570

史文婷 《环境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水环境监测是我国水污染防治和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基于生物技术事实,水环境监测可以实现对环境因素的综合响应,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准确性和适用性。在阐述水环境生物监测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水环境生物监测的现状,指出了生物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要点。有望实现生物技术与水环境监测的高效融合,在保证水环境监测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

复相纳米微粉在非水体系的辐照制备 下载:81 浏览:516

​李晓俊 朱峰 《纳米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采用γ射线还原法可以在非水体系中同步合成出复相的纳米无机粉体,对此种方法做了详细介绍,并且对于获得的复相无机纳米晶粉体进行了XRD的表征分析,证实了在还原体系中采用此法得到的粉体粒径尺度在纳米量级。

寒潮过程中长兴岛近岸水体后向声散射观测研究 下载:66 浏览:444

杨壮春1,2 杨光兵1,2 王红1,2 陈亮1,2 《海洋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2018-01-17—03-11,在大连长兴岛附近海域开展了为期54 d的水文和气象连续现场观测,获取了风速 、气温 、海流 、波浪 、海冰 、以及水体回声强度等多要素观测数据.数据显示观测期间经历了2次完整的大风降温天气过程(寒潮),并且在降温后出现了显著的冰情.通过将回声强度数据转化为后向声散射强度,用后向声散射强度数据表征水体悬浮物浓度变化,利用EMD方法分解了后向声散射强度数据,分析了潮流和波浪在海面是否结冰情况下对沉积物再悬浮的影响.结果显示:海面结冰对潮流引起的海底沉积物再悬浮没有明显影响,但海冰却能通过抑制波浪来减弱沉积物的再悬浮.

纳米颗粒对湖泊水体有机质降解的影响 下载:95 浏览:826

​高麒茗1 沈理浩2 沈子扬3 《纳米技术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国家经济和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光降解是一种降解水中有机质的方法,可以利用其对水体进行有效的净化。本实验通过研究纳米颗粒对湖泊水体有机质降解的影响,探究光催化研究以及如何更有效的进行光降解。本实验对加入了纳米颗粒的湖泊样品和未加入纳米颗粒的湖泊样品进行了10min,20min,30min,1h,2h,3h及4h的光降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加入了纳米颗粒可以提高降解湖泊水体有机质的速率。该实验为有效改善水体污染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同时也为有关光催化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城市化进程中的污水处理与环境保护 下载:31 浏览:317

胡海丰 《低碳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本论文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污水处理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挑战。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有效的污水处理成为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关键步骤。首先,我们介绍了不同污水处理技术,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高级氧化处理等,以及其在减少水体污染和资源回收方面的应用。其次,我们讨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包括生态系统破坏、空气质量下降和自然资源耗竭等。最后,本文强调了科学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以促进城市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湿地种植孔施工工法及水体净化创新技术 下载:264 浏览:2747

段红莲 钱文 《农业研究进展》 2021年6期

摘要:
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南山间盆地,整体地形条件复杂,具有森林、河流、湖泊、沼泽等多样的生境类型和复杂的生态系统。我们为了解决青华海生态湿地的相关种植和施工技术问题,提高对湿地区域的实践活动范围,所以研究出一种具有污水净化功能的种植孔施工工法,并对此工法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有效地对湿地砖进行组装,形成生态湿地种植孔,此方法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态湿地污水的净化问题,为植物的种植和培育提供有利的条件,使湿地公园及周边的土地资源得到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本文对生态湿地种植孔施工工法及水体净化创新技术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智能传感器在水体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及优化 下载:134 浏览:1245

魏春梅 《传感器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智能传感器在水体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及优化。智能传感器的应用为实时监测和准确评估水体污染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合理布置传感器位置和优化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提高智能传感器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同时,优化能源管理和数据传输方式,可以降低能耗并提高数据采集和传输的效率。此外,结合机器学习和统计模型,可以实现对污染物浓度和种类的预测,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水体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优化与污染源识别 下载:29 浏览:551

王先勍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体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优化水体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并准确识别污染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水体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优化策略及污染源识别方法,为水体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城市黑臭水体水质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36 浏览:1444

李梅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黑臭水体问题日益突出。城市黑臭水体指的是由于废水排放不当、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原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有机物的积累,形成恶臭现象,并且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污染。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遥感技术在城市黑臭水体水质监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水资源污染控制与水体净化技术研究 下载:48 浏览:681

李选王 吴玉明 孔令想 马勋东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4年7期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本论文旨在研究水资源污染控制和水体净化技术,探讨其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首先,以调查和分析现有的水资源污染问题为基础,介绍了水体污染的主要类型和来源。然后,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水资源污染控制和水体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接着,重点讨论了生物修复、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等常用的水体净化技术,并评估了它们的可行性和效果。

水体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的环境工程技术研究 下载:53 浏览:706

关涛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4年6期

摘要:
本论文探讨了水体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的环境工程技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剧,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综述了传统与现代水污染治理技术,如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以及新兴技术如纳米材料应用等。重点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势、局限性和适用场景,并探讨了工程技术在水质改善中的作用。通过合理选择和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可实现水体污染的有效控制和水质的持续改善。

基于遥感技术的水文监测与水资源评估方法研究 下载:55 浏览:724

李兴河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4年5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遥感技术的水文监测与水资源评估方法。通过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揭示了遥感技术在流域尺度和水体尺度水文监测中的应用。同时,强调了遥感技术在水资源量化评估、水质评估和水资源变化分析中的重要作用。然而,也存在受云遮挡影响、传感器精度限制和资料获取成本等局限性。遥感技术为全球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