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浅谈音乐核心素养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下载:267 浏览:2456

刘威显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3期

摘要:
正确认识声乐表演与音乐核心素养两者的目标追求是一致的,最终都是要促成声乐表演的完美表达,提升声乐表演的艺术品位。重视音乐核心素养对声乐表演的积极作用,音乐核心素养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与发展,培养音乐核心素养推动声乐表演的全面发展,提升演唱者自身各方面的歌唱水平。

服装表演中的音乐及灯光应用研究 下载:307 浏览:1322

欧大同 《当代音乐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追求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重大改变,在服装表演中,一味只重视模特的表演是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与服装表演综合艺术的发展趋势相背离。在服装表演中,模特的基本素养虽然非常重要,但是通过音乐和灯光等其他服装表演要素的配合能够显著强化服装表演的舞台效果,使其更具艺术感染力,从而获得观众认可。因此,如何强化音乐及灯光在服装表演中的应用是服装表演研究应该重视的基本内容。

从音乐表演美学的视域下谈歌剧咏叹调 ——以《一抹夕阳》为例 下载:445 浏览:4274

张艺 《当代音乐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音乐表演美学作为音乐美学的一个特殊的分支,它主要研究的是运用表演技术来达到二度创作的目的。当下许多研究者对于歌剧《伤逝》中咏叹调《一抹夕阳》的分析更侧重于音乐作品的理论分析,而本文主要从三个章节阐述,每个章节都以音乐表演美学原理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多角度分析,例如,第一章节对咏叹调人文和剧目内容进行分析,主要从历史性的角度进行客观分析;第二章节咏叹调 《一抹夕阳》以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分析;第三章节对咏叹调演唱及形态美学进行分析,同时加入笔者的演唱启示;笔者尝试从音乐表演美学宏观的角度掌握理论结构,再从微观对歌剧进行整体分析,从而达到多角度分析歌剧作品的目的。

略论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技能教学与舞台实践的对接 下载:460 浏览:2469

邵静雨 《当代音乐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社会的蒸蒸日上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文艺事业的发展。音乐表演本身不仅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还具有十分丰富且深厚的舞台经验。基于此,在高职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具体教学当中,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舞台实践和技能教学二者的合理对接。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中舞台实践和技能教学的对接现状入手,并探究舞台实践和技能教学进行对接的有效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和借鉴,从而全面提升高职学生自身综合能力。

作为修辞的音乐表演:从创作到演绎 下载:76 浏览:411

廖希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文章指出音乐表演作为广义上音乐创作的一部分,与音乐修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音乐表演是音乐修辞的最终阶段。修辞术与音乐的表演性有着历史悠久的关系,但不同的是,演说家通常一个人完成修辞过程,但是对于音乐来说,由于作曲家和表演者相互分离,表演者需要考虑什么是作曲家的修辞,以及要如何在演绎时选择个性化的表演修辞。文章通过"装饰还是旋律""结构还是修辞?"等示例探讨音乐表演中的相关问题,最终总结出音乐不仅是创作到演绎的实践过程,还可以是其逆向的过程,即从音乐表演到音乐修辞——由寻找最贴切有效的表演修辞从而探究音乐本源内涵的过程,并以无限可能性的路径,为音乐赋予新的生命力。

试论民办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改革 下载:86 浏览:385

尹航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人们在精神享受的层面上远高于前些年的状态。在精神享受超前的状态下,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赏析和审美也提出了进一步的新要求。在现在的社会现状中,音乐艺术的教育模式和社会整体规模的相互融合与学习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音乐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更加正规化,同时也促进这种人才培养的战略不断完善。文章以民办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为入手点,分析了该专业学生教学现状,然后提出具体的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论声乐表演的舞台实践——以民歌《阳关三叠》为例 下载:79 浏览:281

王萦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本文从声乐表演的舞台实践出发,根据笔者在本科期间的声乐学习,浅谈了笔者在舞台实践方面的一些想法与心得。本文先是阐明了声乐表演的概念和舞台实践的重要性,然后引出对声乐表演舞台实践的过程分析,并提出声乐表演舞台实践的六项基本原则,最后以《阳关三叠》为例,在结合声乐表演舞台实践的六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从作品概述、舞台表演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希望本文可以给大家在声乐表演舞台实践中以启发。

心理暗示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下载:68 浏览:494

董剑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声乐表演者的心理要素在其各种歌唱表演要素中,占据着一个主要的地位,声乐表演者只有在自身的生理因素和情感因素统一协调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更多优美动听的声音,但是在实际声乐舞台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由于多重因素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影响表演正常进行的案例也屡见不鲜,若是想要消除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心理暗示是一种非常值得采用的方式,能够有效帮助表演者在登台前缓解各种不良情绪,使得表演得到更好的呈现。基于此,文章也对心理暗示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舞台表演与合唱在歌剧《韩信》中的作用 下载:78 浏览:404

王金媛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歌剧音乐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舞台表演与合唱形式同为歌剧艺术表演的重要形式。舞台表演与合唱形式在歌剧《韩信》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探析与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歌剧的创作理念和内在深意。

中俄高等音乐院校声乐教学比较研究 下载:68 浏览:387

王世让1,2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作者在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声乐几年,在这几年中收获颇大。通过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一整套系统的声乐教学体系和我国音乐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做了一些比较,指出我国声乐教学中不足之处。

论高校音乐教育中管乐教学的改革——以寸金学院为例 下载:86 浏览:478

陕海峰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随着艺术教育的普及深入化,各大中专院校艺术院系也加快了管乐课程的建设步伐。本文就寸金学院管乐教学为例,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授对象为研究切入点,通过调整课程教学大纲、优化课程安排、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授课质量为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进一步提升管乐教学水平,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下载:76 浏览:392

还国志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想象力是作为音乐表演者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在舞蹈训练课程中结合舞蹈自身学科特点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在舞台演出中将音乐的魅力以内心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技巧和身体表现力传达给观众。本文即是根据此目的进行讨论,探讨舞蹈课程中对于音乐想象力的开发及实践方法。

音乐表演专业雷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 下载:59 浏览:353

李纳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湛江地处粤西地区,雷剧是粤西地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高师院校,理应承担起保护地方民间戏剧的传承与发展的重任。本文以岭南师范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对于粤西"非遗"雷剧人才培养模式为例,通过课程建设、艺术实践两大板块,探索湛江高校音乐表演专业"驻地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而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推广到对粤西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论吴碧霞《红楼梦》组曲的演唱风格 下载:83 浏览:498

张柠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歌唱家吴碧霞携手王立平先生以音乐会的形式将电视剧《红楼梦》组曲展现给观众,真是一场视听盛宴。笔者处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想对吴碧霞老师电视剧《红楼梦》组曲舞台表演艺术形式,对剧中人物形象进行深刻塑造,传神入画,震撼每个人的心灵的演绎进行认真梳理、分析、研究,以便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帮助。

师范生教育学公共课开展表演构建的创新探索 下载:79 浏览:509

杨舒涵1 薛德洪2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8年12期

摘要:
面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师范生,以被压迫者剧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心流理论为基础,开展表演构建的创新探索有利于提升教学资源的生成性、多元性和包容性,符合师范生教育政策导向、教师专业发展诉求和课程优化需要。表演构建的组织实施包含6个步骤,"如坐针毡"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历时7个学期,覆盖16个专业1 160名师范生的研究实践证明:师范生教育学公共课开展表演构建对于提升课程的师生参与度和师范生的逻辑思辨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创新教学形式的同时也体现出一定的研究品质,值得在师范教育阶段推广。

古筝表演艺术中的音乐表现力探究 下载:35 浏览:1521

陶道烨 《当代艺术》 2025年4期

摘要:
音乐是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表现形式,古筝在演奏过程中,要通过提升古筝艺术的表现能力展现音乐的生命力。基于此,文章阐述在高职古筝演奏教学中应该如何从不同方面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效果,呈现出音乐本身的魅力。

试论藏族舞蹈表演的艺术特性 ——以大型民族舞剧《天路》为例 下载:35 浏览:1485

宋晗 《当代艺术》 2025年3期

摘要:
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藏民族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绚丽篇章,而藏族舞蹈因其独特的风格特征和美学价值成为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代表了藏族多姿多彩的民族特色,又诉说了藏族人民真情实意的民族思想情感。本文以藏族题材的大型现实主义舞剧《天路》为研究对象,从藏族舞蹈表演的艺术特性入手,探寻藏族舞蹈表演的艺术审美价值,希望为藏族表演性舞蹈的研究与编创提供良好的思索与借鉴。

戏曲表演模式与人物塑造之间的艺术联系 下载:72 浏览:2194

曲平 《当代艺术》 2024年9期

摘要:
在戏曲表演的人物塑造中,表演模式及表演程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戏曲表演程式内涵和主要形式,探究戏曲表演模式与人物塑造之间的具体艺术联系,从而实现人物塑造效果和舞台表演艺术的不断提升。

民办高校专业特色建设研究 —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羌藏歌舞表演专业建设为例 下载:105 浏览:2334

王婷 《当代艺术》 2024年2期

摘要: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民众文化艺术消费层次的提升,市场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艺术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作为艺术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各民办院校的艺术类专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表演(羌藏歌舞表演)专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羌藏歌舞表演专业特色建设建设可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手段、协同育人模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增强专业特色,从而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升民办高校的综合竞争力。

刍议如何通过钢琴表演艺术提升审美能力 下载:69 浏览:688

徐睿嫔 《中国艺术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现如今钢琴表演渐渐已经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很多人都在关注钢琴表演,主动欣赏钢琴表演,甚至参与到钢琴表演过程。这其中不少人甚至因此成了优秀音乐家、钢琴演奏师,这让我国的民间音乐和钢琴演奏实现了真正的平衡,为我国钢琴文化的普及、发展、认知提供了全新的渠道。成功的钢琴演奏表演要求钢琴演奏者在进行钢琴表演艺术中着重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能力。文章基于对钢琴表演艺术及其中审美素养能力的一系列分析,结合当代钢琴音乐相关实际情况为提升钢琴表演艺术中的审美素养能力提供指导性建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