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浅谈民间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育人价值 下载:156 浏览:2658

蔡秀红 《当代艺术》 2023年7期

摘要:
新时代小学音乐教学提出教学要因地制宜结合民间艺术,将民间艺术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最基础的乐理知识前提下,加深对民间艺术的认同。由于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往往热衷于接受最流行最时髦的元素,对于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却不是很感兴趣,这必然会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流失。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出现,我们不仅要将民间艺术和小学音乐教学结合,还要探索其育人的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高中古诗词育人策略 下载:231 浏览:2286

姜巍 《中文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高中古诗词教学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核心内涵和人文精神,强化文化的理解认同,树立文化自信。为此在高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的意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创新。古诗词文化教学和传统文化的融合,让学生能够通过古诗词鉴赏,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提高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公安法学“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建设 下载:148 浏览:1924

徐亚琼 《中国法学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人们生活在平安的社会当中这里面必然少不了的就是公安的工作,而在进行公安培养的时候也是需要对其进行育人理念的建设。而公安法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有利于将公安院校的性质进行彰显,也突出公安院校的特点,并且加强对于法学“课程思政”的学习能够构建育人理念的建设。

班级管理中如何用茶德茶道育人策略 下载:188 浏览:1812

汪德祥 《国学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关键期,该时期是良好品德修养形成的重要阶段,班主任要以身作则,通过班级管理工作的茶德茶道理念,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学习和成长空间。由于班主任管理工作相对复杂,操作中也出现一定的现实问题,表现为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深刻内容的解读不充分,造成班级凝聚力不足、文化氛围不理想等。为此,应该革新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全过程,为后续的班级管理茶德茶道理念的挖掘奠定坚实基础。

茶道茶德文化孚育新人的路径与实践研究 下载:169 浏览:1895

蔡先富 《国学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茶文化经历了千年的发展,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礼仪以及道德品质,而茶文化的思想与底蕴十分浓厚,所表现的重德思想与当下素质教育理念相同。因此在小学育人教育中,班主任就可以将茶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以此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思想认知。在二者结合过程中,老师也要创新当下的教学观念,适应新课改教学的需求,使得育人教育工作能够得到创新发展。

例谈中华诗词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意蕴 下载:289 浏览:2511

龚虹 《中文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中华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历史悠久,吐故纳新,处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彰显了文化自信。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用好经典诗词歌赋,使道法课有意蕴,需要我们大有作为。

体校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和育人艺术探析 下载:267 浏览:2662

蔡桂红 《当代艺术》 2022年11期

摘要:
体校是以体育训练为主的学训结合的学校, 体校的学生活泼好动,个性突出,重训轻学,与其他普通学校相比,体校的班级管理和育人工作难度相对偏高,班主任需要创新班级管理和育人方式。通过对体校教育与管理特点,班级管理和育人工作中的问题分析。从班级文化建设,培养班干部,关爱学生,与家长、科任老师及教练沟通这四个方面,探讨体校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和育人方法,不断提高班级管理和育人艺术。

三全育人背景下辅导员心理育人的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 下载:125 浏览:1364

张欢 《心理学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在新时代条件下实施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指导理念。高校辅导员是心理育人工作的主体,始终扮演执行者、参与者和沟通者的角色,必须克服由自身和环境带来的重重困难,积极创新心理育人理念与方法,提高心理健康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本文从背景分析、“三全育人”体系下辅导员心理育人的优势、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中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辅导员心理育人质量的优化路径四个个方面进行研究,切实分析三全育人背景下辅导员心理育人的现状并找出合理的优化路径,探索合理育人途径,为落实三全育人提供参考。

“以德育人”的高中班级管理艺术 下载:241 浏览:2259

姚冬青 《中国艺术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伴随着科学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新课改之后,一直在提倡“以德育人”为中心。一个班级里面,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头人,也是一个班级前进的指路灯,对一个班级的班风以及班级管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笔者依据以德育人——高中班级管理艺术进行了简单研究,希望对高中班级管理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下载:105 浏览:1029

陈源 《交叉科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如何构建协同育人模式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协同育人理念,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提出了构建协同育人模式的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培育劳动素养 落实“五育并举”育人价值——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说起 下载:377 浏览:2785

1赵华群 2古文杰 《文学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劳动教育直接决定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等劳动素养水平,它具有树德、增智、强体和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思政课作为我国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把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目标要求与学生劳动认知、劳动能力和劳动态度等劳动素养的培育相结合开展教学,对更好推进“五育并举”劳动育人价值,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初中语文古诗词育人价值的研究 下载:279 浏览:2816

王剑旭 《当代中文学刊》 2021年5期

摘要: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古诗词作为语言的精炼体现,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人生、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情趣。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领略古代诗人的卓越才华与深邃思想,更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此,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古诗词的育人价值。

高校精准资助工作中的心理育人研究 下载:164 浏览:1722

陈晨 闫锦波 《心理学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教育扶贫工作的关键内容,体现着党和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怀。教育部提出要求务必“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让资助工作更合规、更有爱、更有温度。精准资助过程中注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关照、引领学生成长和服务学生成才是资助育人工作应有之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学校资助的整个过程中的合理、规范的心理伦理态度,让资助既能做到“精准”,又不失尊重、有爱。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育人策略 下载:276 浏览:2779

周育花 《当代中文学刊》 2021年4期

摘要: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立德树人已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初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的使命,而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精神,正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古诗词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它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传递着价值观、审美观和人生哲理。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尚在形成过程中,古诗词正好提供了优秀的文化滋养和思想启迪,通过诗词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为此,本文探讨了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育人策略,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新时代下高校青年核工业精神传承所面临的问题思考 下载:144 浏览:1470

刘金涛1 许吴强2 杨书军2 谭嘉豪2 唐瑞熙2 《核工业与技术》 2023年5期

摘要:
以核工业精神重构新时代下中国青年远航之船锚,以核工业建设前辈精神为新青年生命底色,培养中国青年爱国情怀,鼓舞中国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当代学生缺少对于核工业建设记忆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的理解,导致了其对于多种核工业建设精神在缺失与传承之间产生矛盾,深入探究其背后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数智化背景下的财会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路径优化 下载:68 浏览:718

黄漂 《财会研究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无缝对接,是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要路径。在数字化背景下,财会行业发展呈现多模式多业态发展,对财会人才的要求也从传统的单一技能转向“高综深”特质,即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广泛的跨学科知识和较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高校需培养出具备传统财会知识和数字化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财会人才,因此,探索数智化背景下的财会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势在必行。
本文从数智化财会人才培养的内涵,分析数智化背景下的财会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面临的挑战,明确新财经类人才培养体系关键问题,提出构建数智化背景下的财会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大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全面推进铸魂育人工作的优化路径 下载:37 浏览:332

张园园 《中国职业教育》 2025年3期

摘要:
大思政是中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提出的核心教育理念,是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堂的理论指导,大思政强调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形成全员、全课程的育人格局,并通过协同效应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高校思政课堂是铸魂育人的根本基地,通过思政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职业院校思政铸魂育人效果的提升,还需要进一步以大思政为指导,构建职业院校铸魂育人体系,统筹育人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全面推进铸魂育人工作的高质量实施。本文在研究中从内涵、逻辑以及路径三个角度入手,分析大思政与铸魂育人思想的内涵,探讨铸魂育人思想与大思政格局之间的逻辑结构,最后结合思政课堂的教学要求,提出大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全面推进铸魂育人工作的优化路径,创新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实现铸魂育人以及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高职院校孝文化育人现状及对策——以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下载:28 浏览:344

蔡萍 《中国职业教育》 2025年3期

摘要: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孝文化育人现状,提出了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建立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环境作熏陶,以研学为载体,以活动实践为抓手科学高效育人体系的对策。

数字化转型视域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下载:37 浏览:323

徐伶俐 《中国职业教育》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从信息化时代逐步迈向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可以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重塑符合当前社会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多元化培养,对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从数字化转型视角探讨高职人才培养路径,旨在对高职数字化改革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民办高校党建育人体系研究 下载:221 浏览:2199

赵玮钰 《交叉科学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民办高校是当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党建育人体系的建设对于高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讨了民办高校党建育人体系的构建和实践。介绍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然后探讨了当前民办高校党建育人体系构建的原则,并提出了民办高校党建育人体系的建设方案。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