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治疗方式亟需探索更有效的中医干预方案。本研究以中医“肝主筋,肾主骨”理论为基础,分析肝肾不足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联,并筛选补肝肾、强筋骨的中药组方用于治疗。通过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内服)和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腰痛、下肢放射痛及直腿抬高试验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在腰痛缓解程度、下肢疼痛评分降低幅度及腰椎活动度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87.3%,高于对照组的68.5%。典型病例显示,部分患者治疗后肢体麻木消失,行走能力提升。同时观察到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中药内服具有较高安全性。本研究验证了“肝主筋,肾主骨”理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指导意义,提示中药内服可通过调节肝肾功能、修复筋骨损伤实现疗效,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效果稳定的治疗选择。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脾肾功能失调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基于这一理论,选取15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脾肾调理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75例。脾肾调理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调理和饮食指导,以改善脾肾功能;常规治疗组仅接受标准降糖治疗和饮食指导。观察6个月和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发现,脾肾调理组在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组,表明基于“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理论的脾肾功能调理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状态并减少并发症风险。
目的 探讨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4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62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传统治疗(单用美沙拉嗪)组(37例)和FMT+传统治疗(美沙拉嗪)组(25例)。评估临床疗效时,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和肠镜下粘膜评分进行分析。 结果 FMT+传统治疗组总有效率(88.00%)高于传统治疗组(72.97%)(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比29.73%,P=0.087)。FMT+传统治疗组治疗后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分低于传统治疗组(5.16±2.39比6.46±2.16,P=0.030),但治疗后黏膜评分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6±0.93比1.65±1.06,P=0.239)。 结论 FMT联合传统治疗可显著提高UC患者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