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改革探索研究 下载:64 浏览:323
摘要:
在当今社会蓬勃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之际,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创新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现代化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如何提高双创服务意识,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下高职教育工作的新任务。
课程思政融入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49 浏览:525
摘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就是创新型人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兴的通识教育,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组织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赛事,支持创业孵化项目等,总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主渠道。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研究 下载:177 浏览:2655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不但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规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模式。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校需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将大学生择业观、线上教学模式等进行有效融合,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以此来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进行阐释,探究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徽商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 下载:165 浏览:2765
摘要:
作为我国历史上三大商帮之一,徽商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其在长期商业活动中形成了独特的徽商文化是我国传统优秀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文章分析徽商文化的内涵和徽商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调查对象对徽商文化的了解程度及徽商文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必要性,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提出徽商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
“云教学”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制约因素识别的方法探索 下载:15 浏览:249
摘要:
在“云教学”环境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相比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本文提出采取定量识别的方法进行“云教学”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制约因素识别,并开展“云教学”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制约因素存在的原因分析,探索调控制约因素的策略,提升“云教学”条件下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及实践指导作用,对于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自信、提高创新创业精准度具有要的现实意义。
以学生为主体下的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 下载:28 浏览:629
摘要:
全球化背景下,技术迅速发展,市场经济日益多元化,对技工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技工教育模式,过分强调技能训练而忽视创新能力培养,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以学生为主体探索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成为技工院校教育改革重点。本文介绍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意义,并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下的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策略。
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下载:37 浏览:545
摘要:
近年来,尤其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来,社会迅速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课程体系必须要发生改变,与市场需求向适应。“机械设计”课程是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与工程应用联系紧密,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直接影响从事机械类工作的毕业生。如何实现理论学习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采用传统的以单纯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明显不适应,并且单纯的知识讲解,如果不能很好的联系实例,学生学习兴趣始终得不到提高,教学效果也无从谈起。
我国高校法学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下载:152 浏览:1997
摘要:
为适应当代教育体制改革要求,高校中法学专业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加注重实用性。因此,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法学专业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行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新路径,以此来培养优秀的法学专业学生,可以为相关高校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的路径探讨 下载:263 浏览:2520
摘要:
近年来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深化改革。艺术类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艺术类人才的主阵地,应切实增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艺术类大学生有着不同于普通院校学生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专业属性,艺术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针对学生特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本文就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的路径展开探讨。
财会类专业课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思考 下载:51 浏览:624
摘要:
专业课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将专业课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创新创业思维及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综合型应用人才,满足国家新时代人才需要,并且能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下载:34 浏览:448
摘要:
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明确了促进就业的基本原则,强调了坚持以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重要意义。加快培育高水平、高技能、高市场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是目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课程,是践行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文章探究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以期促进创新创业教学可持续发展。
老龄化背景下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下载:242 浏览:2459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医疗、养老护理、康复和其他服务需求增加,这也导致了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工程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需求上升。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社会使命,需要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灵活适应这些变化,为学生提供与老龄化社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培养更多医疗保健、社会工作和老年服务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老龄化背景下对高校人才的需求出发,结合高校下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探讨适应老龄社会需求的大学生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
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再生橡胶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研究 下载:307 浏览:3064
摘要:
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不同废橡胶粉掺量的再生橡胶混凝土进行了抗压、轴心抗压、抗折、耐磨、三点弯曲法断裂、抗渗、水冻和盐冻的冻融加干湿循环、压汞法、不同侵蚀介质的传输的研究,主要分析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
面向新工科背景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62 浏览:738
摘要:
《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是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本文就《环境微生物学》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改革探索,以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土木工程实验课程教学研究 下载:304 浏览:4055
摘要:
近年来,随着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高校教育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为服务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也越来越多地被提及。要培养大学生这种创新创业理念,实验教学就是最有效地实施渠道。土木工程本身就是以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专业课程。本文立足于高校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创新创业能力融入土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探索如何提高土木工程实验课程有效性的教学方案,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和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缺口有效结合。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物联网专业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下载:296 浏览:2965
摘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进行了改革,提高了高职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党建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困境与策略 下载:53 浏览:682
摘要:
在高校中,党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党建与创新创业教育常在平行轨道上行驶,没有做到真正的双向互动、同频共振。党的建设工作与“双创”教育发展只有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组织保障、平台聚合及管理机制,才能以党建更深层次引领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使两者有机融合,实现“两促进”“双提高”的共赢目标。本文就高校党建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困境与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对策 下载:64 浏览:724
摘要: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大学生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了提高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立德树人的奋斗目标,高校应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融为一体,挖掘不同课程的思政资源,形成全方位育人体系,使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近年来,在大思政观视域下,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在理论课教学、实验实践环节、创新项目及各类竞赛中开展了多方位育人的尝试和探索,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思路。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探索 下载:78 浏览:871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然而,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存在教学方法不同、师资力量不足、评价标准不同等问题,需要从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两者融合的路径探索。
高职院校“三创融合”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 下载:103 浏览:810
摘要:
三创融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推动社会的创新。基于此,本研究以高职院校为背景,提出了“三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对策,探讨了“三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意义,并提出了几点“三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对策,希望对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建议。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