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对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针刺八髎穴治疗,探究针刺八髎穴对盆底肌及肛管直肠压力的影响。方法 将纳入的60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基础治疗给予小麦纤维素口服,对照组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予针刺八髎穴,两组治疗前、治疗14天后分别进行症状评分、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及盆底肌电图检查,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便秘改善情况及与盆底肌的关系。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在排便时间、排便不尽感、排便费力及肛门坠胀感症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肛管直肠压力方面,能明显改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感觉容量阈值及持续感觉容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盆底肌方面均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3%(25/3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7/30)。结论 针刺八髎穴通过改善盆底肌敏感性、协调性及稳定性来改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便不尽感、排便费力、排便时间及肛门坠胀感。
目的 分析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急诊科的急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2例)。分组后采取不同急救方法,最后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基本生命体征和抢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急诊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多科会诊时间、诊到手术室时间、有效救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呼吸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0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满意度、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急救治疗方案在面对创伤性休克这种紧急病情时,迅速、准确、全面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