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蚯蚓生物处理猪粪肥效变化研究 下载:54 浏览:431

陈杰1 谢飞2 雍毅1 吴怡1 孙永亮1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4期

摘要:
采用蚯蚓生物处理技术来处理猪粪和秸秆,有利于解决因畜牧业快速发展而带来的畜禽废物污染的负面效应问题。实验以不同新鲜猪粪的腐熟程度和不同秸秆粉末的添加质量分数为因素进行设计,将新鲜猪粪进行肥效测定后,分别在第15 d、第30 d、第45 d、第60 d对粪料进行取样,测定肥效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经蚯蚓生物处理后,不同粪料组合中的蚯蚓在养殖过程中有机碳、全磷、速效磷、全钾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全氮、硝态氮含量随时间的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氨态氮、速效钾在养殖过程中逐渐降低。猪粪经蚯蚓生物处理后,具有较好的肥效。

玻璃蚀刻液废水中氨氮和氟去除研究 下载:54 浏览:419

侯江1,2 黄祥1,2 雍毅1,2 姚建刚1,2 黄紫薇3 吴怡1,2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研究了MAP法(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磷酸铵镁结晶法)和化学沉淀法对玻璃蚀刻液废水中氨氮和氟的去除效果,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并形成了一套玻璃蚀刻液废水处理工艺。采用N/P/Mg投加比例为1∶1∶1的两级MAP法和Ca/F投加比为1. 8的两级化学沉淀法,并在两级氨氮和氟去除反应后分别添加PAC-PAM (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为40 mg/L、2mg/L和20 mg/L、1mg/L进行絮凝沉淀,最终出水氨氮和氟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6. 8%和99. 9%;对出水进行折点加氯处理,氨氮最终去除率可达99. 9%,出水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藻粉对宽体金线蛭生长、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下载:18 浏览:265

闫晶男1 吴怡蓉1 张雨婷1 江玲丽2 高有领1 《中国水产学报》 2024年6期

摘要:
为揭示方形环棱螺搭配投喂蛋白核小球藻粉或螺旋藻粉对宽体金线蛭生长、消化酶活性、抗凝血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体质量(4.15±0.03)g的宽体金线蛭随机放入38.5cm×27.5cm×13.5cm的透明塑料盒中,每盒20条,分别投喂方形环棱螺(螺组)、方形环棱螺加蛋白核小球藻粉(小球藻粉组)和方形环棱螺加螺旋藻粉(螺旋藻粉组)30d,螺每1d、藻粉每2d投喂1次,养殖30d时,测定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等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量,α-葡萄糖苷酶(α-GLU)、甘油三酯酶(ATGL)和蛋白酶(PT)消化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及免疫相关基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水蛭素(WP)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0、20d和30d小球藻粉组宽体金线蛭的体质量高于其他组(P<0.05), 10d的特定生长率高于螺组(P<0.05),25d和30d的高于螺旋藻粉组(P<0.05),30d的摄食量高于其他两组(P<0.05),饲料系数在10d优于螺组,且在30d优于螺旋藻粉组(P<0.05);养殖30d后,各组存活率在91.67%以上;小球藻粉组和螺旋藻粉组抗凝血酶活性在30d均高于螺组(P<0.05),小球藻粉组的脂肪酶活性高于螺组和螺旋藻粉组(P<0.05);小球藻粉组宽体金线蛭的GH、IGF1和PT基因表达量在30d高于螺旋藻粉组且小球藻粉组的GH和PT基因表达量高于螺组(P<0.05)。综上所述,蛋白核小球藻粉作为辅助饵料与方形环棱螺搭配投喂宽体金线蛭30d,显著促进了生长,提高了脂肪酶和抗凝血酶的活性,影响了相关基因的表达。

企业管理中积极心理学应用的探讨 下载:294 浏览:2896

吴怡芸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1年9期

摘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想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优势,并得到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提高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在新的企业发展形势下,企业管理工作已经不仅仅包括制定管理原则、相关规章制度等内容,同时也需要加强柔性管理方法的应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其对企业有归属感,让员工获得自我肯定。积极心理学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在更好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就需要分析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医疗人工智能侵权问题研究 下载:29 浏览:768

吴怡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6期

摘要:
医疗人工智能的普及,衍生出了一系列难以运用现行法律进行规制的侵权行为。本文主要探讨医疗人工智能归责原则适用以及其因果关系认定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保障医疗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