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面向中文网络评论情感分类的集成学习框架 下载:25 浏览:229

黄佳锋1 薛云1,2 卢昕1 刘志煌1 吴威1 黄英仁1 李万理1 陈鑫1,3 《中文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该文针对中文网络评论情感分类任务,提出了一种集成学习框架。首先针对中文网络评论复杂多样的特点,采用词性组合模式、频繁词序列模式和保序子矩阵模式作为输入特征。然后采用基于信息增益的随机子空间算法解决文本特征繁多的问题,同时提高基分类器的分类性能。最后基于产品属性构造基分类器算法综合评论文本中每个属性的情感信息,进而判别评论的句子级情感倾向。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框架在中文网络评论情感分类任务上的有效性,特别是在Logistic Regression分类算法上准确率达到90.3%。

基于协同过滤Attention机制的情感分析模型 下载:47 浏览:437

赵冬梅1,2 李雅2 陶建华2 顾明亮1 《中文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该文主要研究在评论性数据中用户个性及产品信息对数据情感类别的影响。在影响数据情感类型的众多因素中,该文认为评价的主体即用户以及被评价的对象等信息对评论数据的情感至关重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协同过滤Attention机制的情感分析方法(LSTM-CFA),使用协同过滤(CF)算法计算出用户兴趣分布矩阵,再将矩阵利用SVD分解后加入层次LSTM模型,作为模型注意力机制提取文档特征、实现情感分类。实验表明LSTMCFA方法能够高效提取用户个性与产品属性信息,显著提升了情感分类的准确率。

语言熟练度对Stroop效应的影响——不平衡双语者的任务态fMRI研究 下载:33 浏览:326

钱巧云 易音巧 淡一波 刘绅 宁瑞鹏 《心理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语言熟练度对Stroop效应的影响及其背后的脑机制。材料与方法:17位被试参与本研究。被试母语为汉语,第二语言为英语。在被试完成中英文的stroop色字的任务过程中对被试进行fMRI扫描。结果:在色字相一致的条件下,中文任务与英文任务相比,双侧背侧枕叶及右侧背外侧前额叶有更强的激活;反向比较,双侧腹侧枕叶有更强的激活。在色字不一致的条件下,中文任务与英文任务相比,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右侧枕下回有更强的激活;反向比较,并无显著激活的脑区。此外,中文Stroop效应引起左侧额下回显著的激活。英文Stroop效应中,左侧额下回无显著激活。结论:结合前人研究,我们得出,语言熟练度影响了对注意控制有重要作用的背外侧前额叶以及与反应抑制有关的左侧额下回在Stroop任务中的参与程度,进而影响了Stroop任务的表现。

巴黎高等物理化学学院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与物理类课程设计 下载:86 浏览:296

方恺1 张冶文2 LEGRAND André Pierre3 《物理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巴黎高等物理化学学院是法国培养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专业研究型精英人才的高等学府,并因居里夫妇等多位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曾工作于此而闻名于世。本文介绍了巴黎高等物理化学学院的发展历程与科学文化的传承,理工结合的课程设计与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理论与实验并重、跨学科、小规模和高质量的办学特色。在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中,高校要突破原来的学科界限与产业划分,培养跨学科的创新型人才。巴黎高等物理化学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对培养创新工程人才具有启示意义。

知识图谱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75 浏览:403

林子舰1 冯超超1 王廷振1 王槿1,2 《物理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目前,在新工科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物理实验课的教学设计也需要不断提升。不同于传统搜索方式,科学知识图谱技术采用对分析对象的共词进行分析并找到它们之间的亲疏关系,从而揭示相关学科的演进关系。本文以声速的测量、转动惯量等物理实验为例,利用引文可视化软件CiteSpace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并结合目前物理实验课程标准化的具体要求,探讨其对实验课程标准化的辅助功能及在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以衍射实验为例谈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 下载:97 浏览:283

冯饶慧1,2 沈韩1,2 高凤彬3 崔新图1,2 黄臻成1,2 廖德驹1,2 方奕忠1,2 赵福利1,2 《物理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更迭,催生了许多新的教学形态。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虚拟仿真实验依托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信息化技术,在增强学生实践和科研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为发挥虚拟仿真实验的优势,我们构建一种结合成熟软件的适用于非物理类本科专业低年级的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并以光学衍射实验为例,详细介绍这种模式的教学应用。实践表明,这种基于科学模型的可精确调节参数的定量仿真可有效提升传统实验教学的效率,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部分相干光的相干性参数简易测量方法 下载:97 浏览:479

姜笑攸 戴晨 尹亚玲 李晓云 郭超修 《物理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本文基于旋转的有机薄膜制作的相干衰减器产生部分相干光源,对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进行拓展,采集部分相干光的光斑图样和干涉条纹图样,利用计算机程序处理图像,实现了对部分相干光的相干度和相干长度的快速测量。

功率型LED结温测量方法的实验研究 下载:79 浏览:282

何潜翔1,2 黄建宇1,3 陈乾1,3 《物理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本文基于东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研发的LED热学特性实验仪,在仪器原有的脉冲电流法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小电流法测结温的实验内容,并利用这两种方法研究了LED灯珠在升温与降温过程中的结温变化。此外,实验还通过引入光谱仪测量了不同结温灯珠的发光光谱,探索了利用LED光谱测量结温的方法。该实验引导学生围绕LED结温测量这一工程技术问题,对原有的实验仪器和测量方法进行了开放性的拓展,是将传统验证性实验改造成综合性实验的一个成功案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进行实验物理研究的兴趣。

医药类大学物理在线教学情况调查报告 下载:86 浏览:289

刘凤芹1 张琦玮2 刘建强1 《物理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本文是对于2020年3月底前医药类大学物理课程在线教学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调查涉及全国22个省份,重点针对在线开课情况、线上教学资源、教学优势和不足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各学校在线教学有序开展,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多种网络平台进行各种形式的在线教学,努力发掘在线教学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希望教指委能够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改革立项等方面,进一步提供指导和支持,共同促进医药类大学物理课程更好发展。这次调查研究,将对继续稳步推进在线教学和提高在线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磁单极狄拉克弦上磁场的显明形式 下载:76 浏览:277

林琼桂 《物理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通过对磁单极矢量势的积分表示取旋度,可以自然得出与狄拉克弦对应的磁场项的显明形式,该狄拉克弦可以是任意曲线。本文对具有不同狄拉克弦的矢量势之间的规范变换作了一些评注,讨论了狄拉克描述与吴大峻-杨振宁描述中的电荷量子化问题。

玻尔氢原子模型中德布罗意波的最概然解释 下载:68 浏览:280

雷勇 《物理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本文用量子力学理论分析了德布罗意对玻尔氢原子模型量子化条件的解释,发现玻尔氢原子模型中各个能级的德布罗意波长实质上是量子态的径向函数Rn(n-1)(r)对应的最概然德布罗意波长。

基于空气动力学的旋转球体飞行轨迹的计算模拟 下载:86 浏览:331

赵炳炎 陈宗华 《物理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文章介绍在考虑空气阻力和马格努斯力的情况下,将飞行球体简化成受力质点并建立其动力学方程,利用Matlab软件中的龙格库塔法函数对方程进行求解。以足球为例,分别计算模拟足球在上旋、下旋和侧旋时的飞行轨迹,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空气阻力和马格努斯力对足球的飞行影响都很大。

高考改革后上海市和浙江省大一新生物理知识水平的比较研究 下载:75 浏览:321

宋志怀 张睿 《物理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在新高考改革下,上海市和浙江省的高考模式、中学物理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物理课程要求降低、物理知识碎片化,选考物理科目学生减少,都严重影响到大学物理课程与中学物理课程的衔接。本文对上海市和浙江省的中学物理基本要求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多角度研究了我校上海和浙江两地的2019级新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态,发现上海生源学生物理知识水平总体上低于浙江生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物理课程与中学物理课程有效衔接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关于“光的偏振”教学的一些尝试 下载:71 浏览:281

刘志国 黄喜强 张伶莉 曹永印 王庆东 王晓鸥 张宇 赵远 《物理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是每一名教师的职责。根据物理是实验科学的特点,课堂教学应更多地强调演示实验和实际应用。按照这一想法,笔者在2018年秋季学期对"光的偏振"部分做了新的教学尝试。课堂教学以演示实验开始,结合实验现象来讲授物理知识,分析实验条件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并通过实际应用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还是很好的,大部分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本文介绍新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实施方案和学生反馈。

杨氏弹性模量测量实验综述 下载:73 浏览:374

段阳1,2 杨浩林1,2 伍泓锦1,2 贾欣燕1,2 樊代和1,2 《物理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杨氏弹性模量(简称杨氏模量)是固体材料的固有属性之一,也是工程技术设计领域常用的参数之一。从实验教学角度而言,杨氏模量测量实验是国内大多数高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所开设的必选实验之一,也是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实验题目规范表中的题目之一。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目前关于杨氏模量测量实验的4大类测量原理,包括静态拉伸法、动态共振法、梁弯曲法,以及超声波测量法等。进一步针对每一大类测量原理,本文还对已报道的各种实验测量方法及其测量精度进行了总结,同时评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希望本文的综述结果能对我国高校开展杨氏模量测量实验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计划参加讲课培训展示的青年教师提供借鉴作用。

汽车贴膜上出现彩色条纹的机理研究 下载:72 浏览:310

刘子健 高新红 王福合 《物理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当戴上偏光眼镜看贴有车膜的汽车前挡风玻璃时会看到一系列彩色条纹,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发现汽车贴膜能够产生彩色条纹的原因类似于正交偏振光路中各向异性晶体所产生的消光干涉。在车内观察时,自然光以近似布儒斯特角入射到前挡风玻璃后透射出的光为部分偏振光,此时前挡风玻璃相当于起偏器;车膜就是具有双折射特性的各向异性晶体,部分偏振光通过车膜后形成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o光和e光;偏光眼镜相当于检偏器,o光和e光在检偏器透振方向上的分量相互干涉,当光程差为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时形成与该波长相对应颜色的干涉亮条纹。由于太阳光为复色光,所以随着入射角的变化会产生一系列的彩色等倾干涉圆环。在车外观察时,与在车内观察时类似,主要区别是在贴膜与空气的界面处o光和e光发生反射后再先后通过贴膜和前挡风玻璃返回到车前方,这时用偏光眼镜观察时即可看到彩色干涉条纹。有时如果观察角度和位置合适时,即使不佩戴偏光眼镜也能看到较浅的彩色条纹,这主要是因为光2次通过前挡风玻璃,此时的前挡风玻璃既是起偏镜,又是检偏镜。

利用弹簧法精确测量砝码质量的实验探究 下载:71 浏览:623

张新1 罗婵1 DARRACQ Bruno2 刘科1 唐明君1 李玲1 谢林华1 周晓林1 《物理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论文以小组成员在法国交换实习期间的研究项目"用弹簧测量砝码质量"为例,重点介绍了该项目综合运用物理、技术、工程、数学等相关知识,利用NI myDAQ、LabVIEW、Fortran等信息采集和计算工具,精确测量砝码质量的设计与实验探究过程。整个实验以项目为载体和导向,综合应用多学科多体系的知识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培养探究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专业素养。本项目能够为更多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学习提供模式的借鉴和思考。

识变、应变:面向未来的在线大学物理教育——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推进在线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的工作 下载:63 浏览:321

王青 《物理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结合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在线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指示,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从摸清各校教学现状、加强宣传和交流、开展线上教育教学研究、建立青年教师培训架构4个方面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

学时大学物理实验线上教学方案及其设计思路 下载:63 浏览:312

张增明 《物理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64学时大学物理实验线上教学方案。该方案以有指导可互动的基于智能手机的自主DIY实验为主,结合绪论、探究实验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开展特殊时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我们将组织全国实验教学一线教员共同构建实验资源库,利用这个资源库,各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国物理实验教学及中美情况对比 下载:86 浏览:270

乐永康 《物理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新冠疫情下,中美两国的大学物理教师群体都在努力,以使物理实验教学所受的影响能尽量地小一些。作者基于美国"高年级实验物理协会(Advanced Laboratory Physics Association,简称ALPhA)"邮件群里的讨论内容概括美国同行们正在开展的努力,并和国内大学物理实验圈里开展的"物理实验线上教学"的情况进行了比较,比较粗浅地分析了疫情下中美物理实验教学的异同。
[1/10]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