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视频宣教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体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95 浏览:916

蔡婍 田静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视频宣教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体操训练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4年1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病人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康复体操训练,观察组应用我院自行制作的宣教视频对患者进行康复体操训练,分析两组患者康复体操训练前后的fugl-meyer和Bar thel指数评分。结果:康复体操训练1个月后,两组病人的 FMA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康复体操训练,可以更好地促进其身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 下载:246 浏览:2522

李忠 马艳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1期

摘要:
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脑部供血障碍而导致脑功能受损。脑卒中治疗的目标主要是预防中风和恢复脑细胞功能。由于临床偏瘫患者往往在治疗后会出现偏瘫症状不断加重、肢体功能进一步受损的情况。综合康复治疗是通过治疗和锻炼相结合、内外协调来提高患者的整体素质和功能水平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综合性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疾病康复和功能水平。因此为提高该领域临床治疗的有效性而进行探讨。

早期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评价 下载:152 浏览:1536

姚莉 马妮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早期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脑卒中患者62例(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随机分为早期社区康复护理的观察组(31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1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认知功能改善好,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患者早期社区康复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KOO(抗阻呼吸激励训练器)用于稳定期煤工尘肺患者肺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239 浏览:2496

杜佳 李姣 代娜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抗阻呼吸激励训练器对煤工尘肺患者肺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治的煤工尘肺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肺功能锻炼,研究组在常规肺功能锻炼基础上应用KOO(抗阻呼吸激励训练器),疗程9个月。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评价、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在给予肺康复护理前、后呼吸困难评价、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KOO(抗阻呼吸激励训练器)用于煤工尘肺患者肺康复时,可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增加运动耐量,取得满意效果。

康复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探讨 下载:125 浏览:1530

唐莉 史小燕 侯李宁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4期

摘要: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宣传卫生知识、技术、对个人及团体进行干预,以达到降低风险、防止疾病发生、增进身体健康的目的。在康复医疗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已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本文对康复护理中的健康教育内涵、对康复患者的教育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与方式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下载:122 浏览:1532

李建云 丁冬红 寇宣莉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96例老年脑梗死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的设计分成两组,分别给予4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的康复护理,6周后评价疗效。结果:6周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抑郁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减轻病人的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的方法。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护理评估的研究进展 下载:64 浏览:730

顾月兰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在中国,乳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它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腋窝淋巴结切除及放射治疗所致的上肢淋巴水肿一直是外科医师面临的一个难题,而且病人的生活质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与会变成残废。根据现有的传统治疗方法,上肢淋巴结水肿的发生率在6%-62%之间,而且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其发生率的数值也在逐年上升。有研究表面,手术后3-6月的发生率由4%增至10%,75%的病人在手术后3年出现上肢的淋巴水肿,而且之后的上肢淋巴结水肿的发生率增加1%。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 下载:63 浏览:663

秦飞 何明阳 许红梅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共享参与”对产妇和新生儿所在病房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住院的剖宫产患者500例,并按其意愿将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比较,对照组240名,观察组26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共同参与式护理。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孕妇进行了母亲角色适应性评分、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和产妇护理满意度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母亲角色适应性显著好于对照组,资料比较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9%,显著好于对照组的83.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别, P<0.05。另外,观察组的产妇护理新生儿能力评分为(85.3±5.3)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别,P<0.05。结论:因此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可使产妇尽快进入母亲角色,还可以增强对新生儿的护理,促进家庭关系和谐,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方法。

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下载:63 浏览:675

何明阳 秦飞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探讨高质量护理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82名新生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高质量的护理,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新生婴儿亲属基础护理满意度评价里的优质护理工作态度、优质护理专业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新生儿进行高质量的护理管理,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不良反应,增强患儿的满意度,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ERAS模式下整体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实践效果 下载:62 浏览:689

唐莉 刘凤霞 秦凤霞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 评价对ERAS模式下整体护理在骨折术后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康复科接收的30例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23年4月—2023年12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15例。采用常规康复方案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采用基于ERAS模式下整体护理对实验组进行临床护理。在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睡眠质量、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基于ERAS模式下整体护理在骨折术后患者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改善骨折患者睡眠质量、满意度可以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智能教育系统在眼科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58 浏览:688

史小燕 白惠 唐莉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为全方面提升护理健康教育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对健康教育和智慧教育进行分析,提出创新教育模式,在眼科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管理中应用智能教育系统,不但提高护士工作效率,而且大大提升了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依从性。

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研究 下载:58 浏览:690

刘君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了解产科助产人员在防止产后出血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住院的70例产后出血的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生的时间和原因。结果:在产后出血时间方面,2~24小时者比2小时以下者要少;在出血原因中,以宫缩乏力为最显著;在产检次数方面,3次及以上的产妇出血发生率明显比3次以下的产妇要低;初产妇与经产妇比较,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经产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后出血以宫缩乏力为主,以2小时为多见,与产次及产检次数有密切联系。产房助产士主动、严密地观察产后出血,并及时诊断、治疗,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水疗配合催眠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果的作用研究 下载:56 浏览:711

康桂娟 杨洁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观察水疗与催眠止痛在产妇分娩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3月-2024年3月住院分娩的孕妇3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孕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方法,观察组采用水疗结合镇静催眠治疗。然后对两组产妇的疼痛、焦虑、产程持续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催产素静脉输注率、自然分娩率进行了比较。结果:两组产妇分娩前后的产程、时间持续长短、疼痛积分、分娩方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为减轻产妇的疼痛及焦虑采用水疗结合催眠镇痛治疗效果显著,而且还可以缩减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及缩宫素的用量,疗效明显,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肌钙蛋白I在急诊急救即时检验中的应用及准确性研究 下载:37 浏览:1037

杨华荣 《国际检验医学》 2025年3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肌钙蛋白I在急诊急救即时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1. 实验设计:本研究选取了某急诊急救中心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炎等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即时检验方法检测患者的肌钙蛋白I水平,并与常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对比。2. 实验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肌钙蛋白I的即时检验,同时进行常规实验室的肌钙蛋白I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分析即时检验的准确性。3.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评估肌钙蛋白I即时检验的准确性。:1. 患者组与对照组的肌钙蛋白I水平比较:患者组的肌钙蛋白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2. 即时检验与常规实验室检测结果的比较:在患者组中,即时检验的肌钙蛋白I水平与常规实验室检测结果相近,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较小(P>0.05)。3. 准确性分析:本研究中,即时检验的肌钙蛋白I水平与常规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较高,达到95%以上。说明肌钙蛋白I的即时检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本研究表明,肌钙蛋白I的即时检验在急诊急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较高。可作为急诊急救中判断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在眼底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下载:87 浏览:905

王颖玉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术对眼底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69例眼底病变病人按住院时间先后分成两组:对照组235例,观察组23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药物,观察组使用的是视网膜激光光凝。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1%和16.2%,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的药物疗法相比,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变疗效明显,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眼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前馈控制 下载:137 浏览:1405

姬洪英 史小燕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是为研究眼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前馈控制的有效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住院的眼科病人120例,按随机数表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研究组为前馈控制组,对两组病人的管理满意度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在前馈控制组护理管理后,病人的总体满意度达98.33%,病人对前馈控制有很高的认同,而常规护理组病人的总体满意度为83.33%,说明前馈控制具有更大的优越性;研究组患者感染率、跌倒发生率及护理失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平均视力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前馈控制对眼科护理的安全管理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它能对病人的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它能帮助病人恢复健康的身体,让更多的眼睛病人从中获益。

眼视光技术专业中的实践与探索 下载:145 浏览:1479

姬洪英 陈云霞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项目式教学法是目前高职教育中较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本文对项目式教学法在眼视光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 下载:133 浏览:1341

贺云1 朱梦丹1 陈然2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评价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从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选择了在本院住院治疗的70名脑卒中病人,将这70名病人分为两组,分别是使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35例和使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康复护理干预35例,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总有效率进行了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的77.14%相比,观察组的整体护理有效率为94.28%, P<0.05;结论:在对中风病人进行神经专科护理的同时,对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改进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进而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

探究神经内科开展神经康复治疗的途径 下载:134 浏览:1393

杨继芹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对人们的身体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几十年来,尽管在基础与临床方面取得了不少进步,但目前仍缺少针对该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在目前的情况下,如何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患者的病死率是每一个神经科学工作者都关注的问题。卒中单元的提出与改进,为脑卒中患者的诊疗与管理带来了一种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由临床医师物理治疗师、语言治疗师以及责任护士共同构成的急救/康复组合卒中单元,其中,物理治疗师主要承担着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运动与作业训练的任务,语言治疗师主要承担着对伴有失语或构音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语言训练的任务,而责任护理则主要承担着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康复与健康教育的任务。我院在过去一年里,对4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诊治,并将其与50例采用常规率中病房的患者进行了对比。

基于PICC基础上便携式输液泵在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225 浏览:2290

顾月兰 《肿瘤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PICC基础上便携式输液泵在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2021年6月以后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化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基于PICC基础上便携式输液泵化疗,B组采用常规方法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效果。结果 通过表1数据确定,治疗前,两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并无明显不同(P>0.05);治疗后,两组消化道肿瘤患者负面情绪评分有很大不同,可以看出A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表2数据确定,治疗前,两组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无明显不同(P>0.05);治疗后,两组消化道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很大不同,可以看出A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PICC基础上便携式输液泵在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理想,生活质量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减轻了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为可行的化疗方式,值得广泛利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