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吉林省民办非学历艺术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下载:92 浏览:504

聂卓 王琳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当前,吉林省民办非学历艺术教育已进入发展瓶颈期——既有发展的新机遇,更有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实现民办非学历艺术教育社会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双赢,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并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探索出可行的道路。

复杂系统理论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16 浏览:214

程瑞辉 《体育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我国对理论创新越来越重视,复杂系统理论已经应用于方方面面,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复杂系统理论在我国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但仍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且在教育系统也进行了应用。通过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影响因素需要重视,因而应当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不仅分析了影响因素,而且还提出了对策,旨在为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深入开展创造条件。

江苏省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发展解析 下载:24 浏览:400

邹海英 陆春晖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2期

摘要:
中国近代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变迁体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从现实与需求的角度探讨近代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以近代江苏省女子职业学校为例,分析其课程设置、学生就业等方面,以期对近代女子职业教育发展有深入的认识。

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若干问题的探讨 下载:67 浏览:394

吴健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摘要:
在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其所取得的成就让世界瞩目。但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与我国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渴望接受美好职业教育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研究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平衡不充分的若干问题,分析职业教育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渴望接受美好职业教育的需要,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思考。

技能强国战略下的职业教育发展:命题解析与提升路径 下载:90 浏览:491

刘晓 《中国职业教育》 2018年10期

摘要:
技能强国战略既是当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新时期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应该在技能强国战略的引领之下进行具体的提炼和建构,应该在规模、质量、普及程度以及国际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方面表现出应有的特征。对比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我国在职业教育的文化环境、社会认识、国际竞争力方面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拓展职业教育的内涵,加强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推进国际化进程。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视阈下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下载:92 浏览:488

张彩娟 张棉好 《中国职业教育》 2018年10期

摘要:
中等职业教育包含于高中阶段教育,对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与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大意义,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势必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根据当前中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实际情况,探究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视域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遭遇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进行再定位研讨。

工业4.0背景下广东省高职教育发展的掣肘与对策 下载:97 浏览:502

李存园 《中国职业教育》 2018年3期

摘要:
工业4.0对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办学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技能型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错配、人才培养过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滞后性、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缓慢等问题成为广东高职教育适应工业4.0的发展主要掣肘因素。广东高职教育应通过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动态调控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策略来培养适应工业4.0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消极刻板印象和群际焦虑:阻碍群际交往的重要因素 下载:50 浏览:313

高承海 《心理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消极刻板印象和群际焦虑是阻碍群际交往的重要因素。基于群际接触理论和群际焦虑理论模型,测量了少数民族和汉族交往时的群际焦虑水平、彼此持有的刻板印象和外群体态度等变量,考查了这些变量的特征及关系。结果表明:(1)汉族在群际交往过程中的群际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少数民族;(2)女性比男性持有更积极的外群体态度;(3)消极刻板印象是产生群际焦虑和偏见态度的重要原因。减少消极刻板印象、降低群际焦虑是促进群际交往的重要途径。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问题意识”及其培育探究 下载:49 浏览:451

余思新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问题意识"是对棘手问题的敏感性、感知力,并积极探究解决路径的一种自觉意识和积极态度。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存在一定程度"问题意识"淡薄现象。"问题意识"的培育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长期探索、坚持和努力,自觉将其融入教学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和逻辑体系,融入到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我国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发展路径探析 下载:39 浏览:444

杨银 赵斌 《中国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融合教育旨在建立平等、参与的融合社会,是特殊儿童社会融入的重要途径,其顺利进行和有效实现必然依赖于融合生态环境的建构。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文章在反思我国融合教育不同层面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融合教育生态系统下特殊儿童、家庭、学校及社会的主体诉求,以责任为导向,立足为特殊儿童成长发展服务的理念,从构建融合共生的文化环境、完善法制保障、搭建育人平台、加强资源支持等层面创设良好的融合教育生态系统。

基于社会责任培养的“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教学策略 下载:35 浏览:317

许晓云1 赵群英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本文概述教师在“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的教学中整合优化学习内容,通过课堂微生物发酵的学习,延伸到课后跨学科实践活动,通过杏鲍菇酸奶的制作,尝试探讨在利用科学探究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的教学策略。

乌兰察布市小学器乐教育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下载:79 浏览:410

张博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音乐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传统节日和庆典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文化基石,通过音乐,我们了解和体验不同社会的风俗。全面细致地学习音乐,我们可以学到一种表达感情的强有力的语言。当前,乌兰察布市的小学教育体制一向以主科为主,副科为辅。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学科当仁不让地占据了主科的地位,而以音乐为代表的不计入文化课总分的学科就只能退居二线,成为所谓的副科。事实上,艺术类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教育能够发掘学生的艺术潜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还能够放松心态,更好地学习其他文化课,对学生综合发展有极大的益处。所以,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器乐教育应该受到重视,并大力推广。本论文运用问卷法、访谈法、调查法、分析法等方法对乌兰察布市小学器乐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基本的调查分析。通过笔者的调查及统计,确切地反映出一系列乌兰察布市小学器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乌兰察布市小学器乐教育的解决对策,以期望能够为义务教育阶段器乐教育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

拼图阅读在小学科普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Pacific Island Scrapbook绘本教学为例 下载:81 浏览:436

彭春柳 《英语教学》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拼图阅读(Jigsaw Reading)及其主要操作方法,并以小学六年级拓展阅读内容Pacific Island Scrapbook绘本为例,阐述拼图阅读在科普类绘本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应用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信息化缩小基础教育发展差距的作用及探索 下载:74 浏览:375

张晴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8期

摘要:
信息化可以促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均衡配置,但其作用存在局限。应深入阐释宏观层面信息化缩小基础教育发展差距的价值意义,完善技术治理与国家立场的理论认知;深度聚焦微观层面信息化存在的技术基础形态、社会结构形态以及生命个体形态,探讨相应过程中政府政策的调控作用、学校网络组织的中介作用以及师生个体的能动作用。

主要矛盾转化视角下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境遇与对策研究 下载:62 浏览:484

王良青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7期

摘要: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就是存在"数量"与"质量"的嬗变、"理论"与"实践"的落差、"供给"与"需求"的错位、"追赶"与"超越"的飞跃等。抓住和解决了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抓住了新时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机遇。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高职理论研究,以内涵建设促进高职质量的提升,从提高高职国际化水平等方面综合施策。

“一带一路”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范式转型 下载:50 浏览:487

李家新1 2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7期

摘要:
在"一带一路"之新的经济、环境、合作、发展驱动力的作用下,我国传统的以"学习—赶超""请进来"等为特征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范式,将被以"融合—创新"为宏观特征、以"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为微观特征、以全面均衡与引领发展为内部特征、以主动作为与促进融合为外部特征的新型高等教育国际化范式取代。

从儿童权利视角看我国学前教育发展 下载:58 浏览:515

黄振威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5期

摘要:
"就近入园,入优质园,入便宜园",充分保障每一位学龄前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是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受种种因素影响,中国学前教育在发展中还存在着发展不均衡、困境儿童权利保障不充分、盲目发展和法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学前教育才是好教育。我们应该从"儿童权利"的视角审视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管理与监督体制,建立法律保障与惩戒机制,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保障每一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

智能化:智能社会学校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必然趋势 下载:91 浏览:509

张进良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2期

摘要:
工业化背景下的传统学校教育存在教与学环境封闭、教学方式单一、优质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评价落后等四个弊端。虚实融合的智能化教与学环境、智能化的学习资源、无缝的学习方式、动态伸缩的学习型组织、多重角色的教师、数据支持的学习评价,是智能社会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

新形势下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定位探析 下载:93 浏览:513

丁莉婷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诉求、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为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宝贵机遇。对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进行明确定位有助于促进其持续良性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作用。新形势下的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应定位为一种时代教育、智慧教育、特色教育、融合教育、实用教育和共生教育。

从四个宏观数据的变化看新时代社区教育发展的路径 下载:66 浏览:480

陈光耀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以人均预期寿命、生育率、恩格尔系数以及基尼系数四个宏观数据的变化来探讨新时代社区教育发展的路径,有助于促进全民终身学习、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以时代性为着眼点,推进社区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社区教育"三无"问题、农村社区教育问题、老年教育问题,以及促进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融合的问题。对此,可以基于本土性,从农村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以及基层教育资源整合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