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初探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核心问题 下载:62 浏览:315

赵云鹏 周明 《体育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社会对篮球后备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培养更多的篮球人才,高校根据教学现状改进了篮球教学方式,注重对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指导。篮球后备人才可体现国家篮球技能水平,作为篮球发展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高校制定篮球教育教学计划,注重对高素质、技能型后备人才的培育,由此提高学生对篮球技能的掌握程度。

干扰刺激类型对内隐记忆提取干扰的调节 下载:22 浏览:221

叶晓红1 孟迎芳2 唐小庭3 《心理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为了探讨内隐记忆提取干扰效应是否敏于注意资源的变化,该实验沿用前期经典的"学习-测验"范式,通过在提取阶段同时设置两种不同刺激类型的干扰任务:箭头干扰和汉字干扰,以此来探讨内隐记忆提取干扰效应的本质所在。结果发现,不同提取干扰条件对内隐记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汉字干扰对内隐记忆的影响比箭头产生的干扰更大。结果表明,干扰刺激类型会调节内隐记忆提取干扰效应的大小,证实内隐记忆提取干扰敏于注意资源的变化。

阴骘思想与多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构建——基于哀牢山腹地刊刻《丹桂籍》的文献考查 下载:62 浏览:362

熊开万1,2 桂胜3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丹桂籍》是一部明清以来流传很广的善书。清末至民国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云南哀牢山腹地的南涧、景东、镇沅、新平都先后刊印过此书,涉及的民族有汉、彝、哈尼、傣、拉祜等。以哀牢山腹地新邑聚仙坛重刊《丹桂籍》事件为线索,这一历史过程表明,该书的刊刻是哀牢山腹地各族共谋和平与安宁的历史性活动,其过程蕴含了传统社会从善书到善行再到行善社区的行动逻辑。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驱动因素构成及“清新福建”案例验证 下载:87 浏览:495

石玉 苏雅婷 罗金华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目的地品牌化概念及理论模型的解析,提出目的地品牌化驱动因素构成——国家发展战略、目的地定位、旅游市场需求、目的地地方特质、竞争对手营销态势、营销传播理论与技术、受众信息接收行为特征。其中,国家发展战略、竞争对手营销态势和受众信息接收行为特征3个驱动因素是结合中国本土化语境新提出的。研究发现,上述7个驱动因素均能在"清新福建"目的地品牌化案例中得到有效验证。

绿色教育理论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下载:60 浏览:476

许勋恩 《中国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探索基于绿色主题的"双创"教育新路径,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题中之意。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创"教育缺乏"绿意",应立足村镇绿色发展,引领学生在基层创业立业;构建村镇绿色发展学院,搭建绿色创业服务平台;开展村镇绿色教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育与孵化。

舞蹈编创中主题动作的形成及运用研究 下载:82 浏览:469

杨美丽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舞蹈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主题动作是根据音乐主题衍生而来的,是指一个舞蹈的核心动作,通过不断的重复动作来加深观众的印象从而表达舞者的思想。舞蹈编导是对舞蹈进行编制创作的艺术家,是一个舞蹈形成的关键人物。舞编、主题动作以及优秀舞者的结合,才能最好地诠释舞蹈的内涵,本文主要讲述舞蹈编创中主题动作的形成以及运用。

再谈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关系 下载:76 浏览:476

董毓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6期

摘要:
全面理解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关系,对真正的思维教育十分重要。"逻辑"一词有不同的指称和用法。逻辑1、逻辑2和逻辑3是静态表达和评估部分推理的形式化工具,它们和批判性思维有一定关系,但不能等同。批判性思维的逻辑性是逻辑4,指的是杜威意义上的实际的反思性思维所具有的谨慎、仔细、全面,合理、有序等特性。逻辑4中研究论证的非形式逻辑是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理论和技术基础之一。不过,批判性思维还包含论证之外的其他思维技能和精神习性。所以,传统的(形式)逻辑课程有其自身学科价值且应该开设,但思维素质培养的重心应体现在全面培育开放理性和探究实证能力的批判性思维教育上。

论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的三对关系 下载:68 浏览:403

戴红宇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8期

摘要:
地方高校具有师范教育的办学历史,是我国师范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教师教育的重视,地方高校也开始重新发展师范类专业。地方高校办师范专业首先应明确"为何而教"的问题,才能保障师范教育的长期发展。地方高校应在深刻理解乡村与城市、师范类专业与学科建设、知识与能力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从师范生教育的培养导向、专业建构和课程组织3方面着手,确立以培养乡村教师为主的办学方向,加强师范专业的学科建设,完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提高师范生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服务、支撑和引领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转型的误区与方向 下载:64 浏览:342

戴红宇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2期

摘要:
在从封闭式的师范教育到开放式的教师教育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地方高校面临着进退维谷的发展困境,师范生教育的办学效益和专属性下降。而在其转型过程中,又出现了师范教育消亡论和教师资格证书导向的两种误区。地方高校应当正视师范教育的发展困境和转型误区,紧扣开放化、专业化和精致化的转型方向:构建起开放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根据师范生教育的特性采取有别于学科教育的培养模式、推动师范生教育的凝聚化发展。通过改进师范生培养模式、优化师范生培养过程,以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养成为成果导向,实现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从而更好地契合地方高校的应用型转变、更好地提升服务地方社会的能力。

浅谈农业种植专业的实习教学实践探索 下载:214 浏览:2154

张凤萍 《农业研究进展》 2022年3期

摘要:
农业高校因农而生,是农业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农业科技的动力源和农业新农村发展的引擎。高等教育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普通高校要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要加大涉农专业招生支持力度。农业高校要主动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和农业、农产品加工现代化发展需要,主动探索“新农科”教育,培养振兴乡村服务乡村战略。

浅谈农业种植专业的实习教学实践探索 下载:193 浏览:2049

张凤萍 《农业研究进展》 2022年3期

摘要:
“新农科”是基于新时代“三农”发展需求而提出的我国农科教育改革的新方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现有的涉农专业,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以多学科深度融合为核心、以实践推动创新发展为第一要义的“新农科”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既要注重多学科对农科的渗透,又要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强人才所应掌握的现代农业及相关技艺、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黄道党建思想与政治传播实践初探 下载:325 浏览:3219

陈功 《中国新闻传播》 2021年6期

摘要:
赣东北“三杰”之一的黄道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优秀党员和领导干部,其在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新四军时的宣传活动和党建工作不仅坚定了广大爱国群众的抗日信心,同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中国化及党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黄道在中央苏区采取的宣传模式以通俗化的语言团结群众、以宣传手段多元化扩大中共政治影响,同时注重党的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这一系列举措和实践为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传播和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智慧启迪及实践经验。

推进地方师范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三明市为例 下载:286 浏览:3409

苏洁琳 陈登平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1年11期

摘要:
有别于对部属高校师范教育研究,以三明市地方师范教育可持续发展作为个案研究,对于推进地方师范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比较强的借鉴作用。目前师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师范教育的老问题与新情况并存、师范生培育的数量不足与素质下降并存、新教师招聘的严重不足与条件限制并存的现状。究其根源,一是地方有关部门未能主动适应形式变化;二是市场经济时代的教师地位使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强;三是人口政策变化与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对师范教育的挑战。对此,提出深入调研,科学谋划;努力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加强闽西南协作区的教育协同发展三个建议。地方师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得到充分落实,地方的经济发展才有强大的人才支撑。

基于弗洛伊德算法和贪心算法的香烟配送优化研究 下载:114 浏览:1222

杨蕾1 鲁文敏2,3 李董2,3 黄惠2,3 余耀1 张涛1 王希璇1 冯洪涛1 何雪峰1 《中国电气工程》 2023年7期

摘要:
针对卷烟产品的自身特殊性和定点配送特点,烟草物流公司按需分配对香烟进行配送,提高规模效益,减少配送成本。为此,本文利用弗洛伊德算法和贪心算法,建立了香烟配送模型,使其能够达到全局最优解的效果。最终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以三明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为例分析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机制与路径 下载:124 浏览:816

王祝英 《金融研究杂志》 2024年9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三明市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发展策略及其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的实践和成效。绿色金融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具,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促进了三明市农业现代化、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研究表明,绿色金融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也助力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并显著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然而,推广绿色金融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政策完善、技术创新及市场接受度等方面的挑战。文章通过分析三明市的案例,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措施,旨在解决这些挑战,以促进绿色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实现。本研究不仅为三明市乃至中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实践经验,也为全球推广绿色金融提供了参考。

以三明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为例分析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机制与路径 下载:124 浏览:767

王祝英 《金融研究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三明市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发展策略及其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的实践和成效。绿色金融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具,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促进了三明市农业现代化、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研究表明,绿色金融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也助力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并显著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然而,推广绿色金融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政策完善、技术创新及市场接受度等方面的挑战。文章通过分析三明市的案例,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措施,旨在解决这些挑战,以促进绿色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实现。本研究不仅为三明市乃至中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实践经验,也为全球推广绿色金融提供了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