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PPP项目竞争性磋商采购效率分析 下载:54 浏览:348

苑贺辉 石磊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7期

摘要:
PPP项目引入竞争性磋商便于政府通过与社会资本方的信息交换明确采购需求,为政府确定合理的项目质量标准提供有效依据。但事前成本的套牢和沉没问题往往导致社会资本方降低采购阶段努力水准从而造成政府采购效率损失,通过构建社会资本方博弈模型分析竞争性磋商对其采购阶段努力水准的激励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在竞争性磋商机制中通过信息交换可以有效解决逆向选择问题;通过提升项目质量水平可激励社会资本方在采购阶段付出高努力水准以实现采购效率;但过高的质量水平反而加剧社会资本方竞争从而产生负向激励作用,因此政府需合理控制激励强度以提高采购效率。研究成果以期为政府在PPP项目中合理运用竞争性磋商机制提供借鉴。

建设工程分包合同激励模型设计与分析 下载:61 浏览:366

刘迅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2期

摘要:
在总承包项目中总包商与其长期合作的分包商之间的协作关系值得关注,引入对各分包商相互协作的激励,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多分包商时团队协作激励的分包合同激励模型。模型分析表明,当分包商的工作相互独立、在时间和空间上不互相影响时,总包商可同时提供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而当分包商之间的工作联系比较密切,在时间和空间上互相影响时,总包商可只提供团队激励来诱使分包商之间相互协作、互相帮助。

房地产开发雨水利用激励机制研究 下载:70 浏览:387

魏营1 杨高升1 俞妙言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0期

摘要:
我国房地产开发雨水利用的发展面临开发商动力不足与政府激励力度不足两大问题。遵循激励理论和博弈理论,分析雨水利用的外部性特征,量化雨水利用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估非对称信息下政府与开发商间的博弈关系,设计政府对开发商的经济激励模型。研究发现:开发商努力程度不可观测时,最优的政府激励机制要求开发商在获得激励同时承担一定的风险成本。激励成本与开发商的风险规避程度和外生随机变量方差正相关,与开发商努力边际成本和溢出性收益负相关。并采用算例分析实际操作中政府最优激励水平,为制定激励政策提供依据。

基于关系合同的重大工程隧道行为治理模型 下载:70 浏览:382

邱聿旻 程书萍 巫城亮 盛昭瀚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7期

摘要:
目前,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道德风险、资产专用或敲竹杠以及逆向选择等隧道行为,极易引发进度延迟、成本上升、质量下降等风险,甚至导致工程失败。在分析承包商隧道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业主-承包商合同治理模式,构建委托代理模型,探讨显性合同与关系合同下的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引入关系合同与激励机制能有效防范承包商隧道行为,且能有效促进业主与承包商长期合作;政府作为重大工程管理者,应该引导工程行业建立信息公开平台与承包商筛选机制,从而提升整体行业水平,规范行业企业行为。

基于要素投入视角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下载:61 浏览:421

陈权1 沈斌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2期

摘要:
对高校教师进行有效激励,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教学科研的产出量,减少职业倦怠,降低离职率。高校管理部门为了实现对高校教师的有效激励,需要进行相关要素的投入。文章基于生产要素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探讨了各类要素对高校教师科研教学产出的具体影响,在此基础上,科学构建了新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初创型众包平台协同激励机制实现路径研究——以“青春号”为案例 下载:58 浏览:458

彭玄子 孙新波 王雅馨 李明芯 吴雨亭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3期

摘要:
本研究以中国工业淘堡网旗下"青春号"众包平台为研究对象,从协同激励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初创型众包平台的协同激励机制实现路径。本研究识别了"青春号"众包平台与国内其他成熟的众包平台的区别;探讨了"青春号"众包平台分别对于发包方与接包方存在的激励机制;构建了接包方为在校大学生情境下的协同激励模型。本文深化了对三个激励序参量的研究,明晰了初创型众包平台协同激励机制实现路径。

基于时效激励机制的物流服务供应链任务分配 下载:13 浏览:130

黄金虎 郜旭彤 赵金楼 《当代管理》 2020年11期

摘要:
在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任务分配中,物流服务集成商在给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分配任务的同时,常用奖金激励其更快完成任务。据此,本文提出了考虑时效激励机制的物流服务供应链任务分配设计方案。首先,考虑到物流订单任务量的随机性,建立了基于时效激励机制的客户满意度模型;其次,结合此模型构建了物流服务成本最小化模型;最后,采用NSGAII算法,对两个目标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进而获得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任务分配方案。

基于时效激励机制的物流服务供应链任务分配 下载:12 浏览:150

黄金虎 郜旭彤 赵金楼 《当代管理》 2020年10期

摘要:
在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任务分配中,物流服务集成商在给功能型物流服务提供商分配任务的同时,常用奖金激励其更快完成任务。据此,本文提出了考虑时效激励机制的物流服务供应链任务分配设计方案。首先,考虑到物流订单任务量的随机性,建立了基于时效激励机制的客户满意度模型;其次,结合此模型构建了物流服务成本最小化模型;最后,采用NSGAII算法,对两个目标规划模型进行求解,进而获得两级物流服务供应链任务分配方案。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银行公司治理原则的演进与启示 下载:93 浏览:497

李广子1 陈醒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保障商业银行健康运行的基石。新形势下,如何通过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促进银行发展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作为全球银行公司治理原则的主要制定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公司治理原则已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其历次修订反映了国际银行业公司治理理念和实践的发展演变。本文对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司治理原则的演进历程和驱动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优化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非对称信息下可再生能源并网机制设计 下载:62 浏览:300

孔令丞 涂改革 张英辉 《当代管理》 2018年11期

摘要:
可再生能源并网实践中,不仅存在其发电产出与电力需求随机性的问题,而且并网补贴政策还受到电网成本信息非透明的影响。本文借助收益共享合约理论,通过将分享系数构造成电网边际成本的函数,调整发电方与电网的部分转移支付,建立非对称信息情景下的收益共享合约。进而基于电网成本显示激励机制理论,对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出与需求的随机性及电网边际成本进行参数变动性分析,得到合约协调的供应链均衡。

油公司钻井项目绩效管理方案设计探析 下载:47 浏览:449

闫娜 赵向阳 《天然气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为了提高国内油公司钻井项目绩效管理效果,实现对项目参与方的充分激励以及油公司和钻井承包商权益风险的公平匹配分担,通过详细分析钻井项目绩效管理的绩效指标选择、绩效目标确定、组织实施及激励机制等4个主要环节,对其实施方法进行总结研究,提出影响钻井项目绩效管理的主要因素,形成对油公司钻井项目绩效管理方案设计的启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钻井绩效方案的设计应遵循系统性原则,考虑钻井施工风险程度、油公司在施工当地的资源调配能力、绩效各环节的匹配协同程度以及钻井承包商市场供求情况等因素影响;②油公司钻井项目绩效管理应充分重视钻井绩效管理方案设计,钻井绩效管理方案的设计以高效完成钻井工程、降低钻井投资为最终目的,钻井投资应以完全成本统计为基础;③利用多元化的数据渠道,建立涵盖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施工项目数据库,并进行科学细致的项目分类分级,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管理方案设计。

合作博弈下食品供需网可追溯系统收益研究 下载:48 浏览:446

刘乃萌 何静 《管理与科学》 2018年11期

摘要:
以食品供需网可追溯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供应商群体和销售商群体在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模式下分别进行分析,得出合作博弈模式可使食品供需网总体利润最大化,达到食品供需网及各节点企业双赢或多赢的目的,随后从合作博弈的视角,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激励机制下收益分配系数对供应商群体和销售商群体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销售商群体的收益分成系数控制得越小越有利于食品供需网整体收益的提升,越能够增强企业参与构建可追溯系统的积极性,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综合效益评估与激励机制 下载:11 浏览:127

邓忻依 艾欣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配电网中分布式能源渗透率不断增加,其有效消纳与控制成为新的热点课题。储能和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结合可以平滑这些间歇电能并网,降低光伏发电对电网的冲击,并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鉴于储能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面临的成本和经济性问题,建立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效益评估模型。该模型从项目成本、年收益、总利润和静态投资回收期等方面研究了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并从配电网改造和备用成本等方面评估了项目的社会整体效益。算例结果表明,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发电自用率高,年净收益增长明显,其经济性对上网电价和度电补贴的依赖较小。随着光伏和储能技术的发展成熟,无储能系统将不再具备经济性优势,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最后,结合国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经验,从社会效益回馈用户、电价激励和金融支持等角度提出了政策和激励建议,以促进分布式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质量激励机制研究 下载:47 浏览:406

张建军1,2 赵启兰1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存在围绕产品质量以及物流服务质量控制的挑战。基于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质量特殊性设计了零售商主导下静态激励与动态激励相结合、个体单独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的质量激励机制。研究表明:零售商对LSI的物流服务质量激励强度将影响LSI对FLSP的物流服务质量激励强度;相比个体单独激励而言,零售商对制造商以及LSI的团队激励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质量努力水平以及零售商的期望收益,且采用个体单独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的质量激励机制并未使得制造商与LSI提高质量努力水平,因此,零售商缺乏提供团队激励的积极性;相比静态激励而言,当激励强度调节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动态激励可以提高制造商的质量努力水平和零售商的期望收益;同时,零售商可通过改变激励强度调节系数来有效激发声誉效应、弱化棘轮效应,从而平衡自身期望收益最大化与整个供应链质量努力水平最大化的目标,也即相比静态激励而言,动态激励机制更具优势。

多重激励机制下的基层政府行为研究——以GC县河长制实施为例 下载:63 浏览:449

赖慧苏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河长制作为一项新的治理制度,在基层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GC县乡镇政府在时间、绩效、体制和榜样等多重激励机制影响下,采取"借力执行"和"办公室执行"的抗拒行为。为破解河长制实施中的困境,需要落实专项资金,建立健全的考核、监督和奖惩体系,促进制度的地方化建构,发挥高位推动的示范效应,实现水环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强化财务会计监管 下载:81 浏览:471

柳昕 《财会研究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为我国各大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进步,各大企业实行了财务集中核算制度,旨在利用这种制度来强化企业对财务会计的监管。然而,由于这个制度实行的时间比较短,在实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这些问题以及一些相关措施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多重激励机制下的基层政府行为研究——以GC县河长制实施为例 下载:63 浏览:446

赖慧苏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河长制作为一项新的治理制度,在基层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GC县乡镇政府在时间、绩效、体制和榜样等多重激励机制影响下,采取"借力执行"和"办公室执行"的抗拒行为。为破解河长制实施中的困境,需要落实专项资金,建立健全的考核、监督和奖惩体系,促进制度的地方化建构,发挥高位推动的示范效应,实现水环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阿米巴管理视角下康复护理人才的考核与激励研究 下载:241 浏览:2377

罗小钰 赵艺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8期

摘要:
本论文结合养老服务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对康复护理人才供给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一套以“三公原则”为核心思想,以阿米巴原理为指导的人才团队考核机制,对当前康复护理人才的绩效考核制度提出了补充。同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激励措施和保障制度,以实现康复护理人才的考核、培训、激励以及梯队建设等各方面的系统性谋划与统筹性推进,为养老服务行业提供人才支撑。

从“红七条”到“红十条”——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长效机制与“新常态”特征 下载:78 浏览:448

曾仲权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2期

摘要:
"新常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理论创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时代特征。在"新常态"时代背景下,教育部于2014年9月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强调建立健全高校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首次明确提出对高校教师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红七条"。"红七条"作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有力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在要求:一是师德建设:坚持学术诚信原则,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二是师风建设:坚持正派的生活作风,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三是师道建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8年11月,教育部又出台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简称"红十条")。"红十条"是对"红七条"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从"红七条"到"红十条",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常态"特征更加清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长效激励机制的建设;二是长效监督机制的建设;三是长效惩罚机制的建设。

双重政府博弈下的大国海洋产业集聚: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下载:42 浏览:360

纪玉俊1 冯阔2 《中国海洋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海洋产业集聚是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挥地区海洋产业集聚优势与政府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基于大国的经济分权特征,通过构建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对我国双重政府博弈下的区域海洋产业集聚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在经济利益与政治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博弈使得地区之间海洋产业集聚难以实现合意性,从而导致资源环境条件恶化,发展不可持续;另一方面,尽管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中可以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实现海洋产业集聚度最优,但需要满足完备的信息传递机制、长期充裕的财政投入等苛刻条件。因此,产业集聚视角下的我国区域海洋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转变激励机制,加强综合管理与调控,通过集聚实现区域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