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物流通道的区域经济聚散机制及其集聚效应检验——基于中国11条物流通道的实证 下载:68 浏览:442

范月娇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物流通道是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骨干物流服务系统,不仅在其干线上承担货物运输功能,在其物流节点上也提供包括储存、分拣、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物流服务,以支持物流通道沿线区域的经济流通,是由物流实体通道和物流信息通道共同构成的现代物流通道。首先,本文以交通区位论、集聚经济理论、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了物流通道的区域经济聚散机制及其对沿线区域的集聚效应;其次结合中国区域发展规划和各交通干线的建设状况,梳理出中国11条综合性物流通道,同时考虑了物流信息通道作用,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对其技术水平做了综合评价;最后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物流通道的区域集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中国物流通道都具有显著的区域集聚效应;从各通道层面看,综合反映物流通道区域集聚效应的规模、密度和专业化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具体表现为:同柳、京沪物流通道的规模效应和密度效应较大,而沿海、京广物流通道较小,且在研究期表现为在地处中西部和横跨东中西部的物流通道规模效应和密度效应更明显;长江、沿海、京哈、陇海兰新及沪昆物流通道的专业化效应较大,而相对经济发展落后的、纵贯西部地区的宝昆... 更多

国内物流调度研究对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物流调度的启发与思考 下载:50 浏览:354

唐小雅1 崔世博1 徐鹏鹏2 傅晏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10期

摘要:
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的物流调度是我国实现"建筑产业化"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深入了解装配式预制构件的运输调度研究情况,挖掘更多研究信息并弥补该领域研究空白,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搜索关键词"物流配送"和"车辆调度"筛选文献,通过使用可视化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共现分析,展示我国物流调度领域的研究分布;同时对物流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领域、研究算法和技术应用4个方面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装配式预制构件特点,分析装配式建筑物流调度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当前中国装配式建筑物流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考虑公平关切和自建物流的新零售渠道定价策略分析 下载:46 浏览:274

王前锋 梅玲 《中国经济》 2020年11期

摘要:
本文以单一供应商和新零售企业构成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制造商公平关切行为、消费者的偏好及新零售商自建物流共同影响下的渠道定价决策问题。研究发现:当市场潜力较小时,制造商无公平关切情形下的批发价更高;当市场潜力较大时,制造商有公平关切行为情形下的批发价更高;当市场潜力较小时,制造商有公平关切行为情形下新零售企业自建物流服务水平更高;当市场潜力较大时,制造商无公平关切行为情形下新零售企业自建物流服务水平更高;无论制造商有无公平关切行为,当市场潜力较小时,零售商最优定价与消费者对新零售企业自建物流服务水平偏好系数成反比,与新零售企业两渠道间的竞争系数成正比;与之不同,当市场潜力较大时,零售商最优定价与消费者对新零售企业自建物流服务水平偏好系数成正比,与新零售企业两渠道间的竞争系数成反比。

京津冀商贸物流业协同创新发展体系构建 下载:58 浏览:376

石林 《中国经济》 2020年11期

摘要:
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对三地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这需要京津冀三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共同进行规划,从而构建全新的商贸物流业协同发展体系。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京津冀区位优势特点和商贸物流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商贸物流业协同发展新体系的构建策略。

湖北省现代物流业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下载:24 浏览:231

曹景 胡志明 《中国经济》 2020年11期

摘要:
文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探究了湖北省现代物流业与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首先,文章阐述了湖北省现代物流的现状和经济增长的情况,并选用多种指标进行分析论述。其次,文章基于所取指标,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湖北省物流里程数的提升原因。最后文章提出了提高湖北省现代物流效率、优化产业结构的建议。

网络时代物流企业转型发展问题探讨 下载:51 浏览:262

胡艳霞 《中国经济》 2020年10期

摘要: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物流企业受到冲击,如何推动企业把握信息化发展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物流企业面临的最紧迫的课题。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了网络时代物流业发展情况,找出了物流企业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现代物流企业机制、推动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建设、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推进物流企业国际化进程等方面,提出了网络时代物流企业转型发展的方法途径。

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下的供应链生态模式及评价 下载:74 浏览:271

林子青 《中国经济》 2020年9期

摘要:
本文分析了生态学理论下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认为,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化的生态系统结构主要基于三种作用机制来实现:一是物种协同机制,二是供应链协同机制,三是环境协同机制。根据这三种机制,构建了物种协同、供应链协同和环境协同三个子系统,选取我国沿海作为跨境电商代表的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4个省份,评价了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的协同发展程度。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程度处于很好水平,山东省和江苏省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程度都处于较好水平,福建省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程度处于一般水平。最后,文章就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发展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逆向物流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 下载:41 浏览:237

刘娟 赵晴晴 《中国经济》 2020年6期

摘要:
本文对近几年有关逆向物流活动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分别从逆向物流研究的驱动因素、逆向物流的相关战略研究展开,主要对包括回收模式的选择战略和回收活动优化战略的逆向物流战略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对其相关代表性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文章最后探讨了逆向物流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信息化阶段影响因素评价 下载:64 浏览:338

楼旭明1 侯昆丽2 张程锦2 高熙梅2 《中国经济》 2020年6期

摘要: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信息化转型升级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结合TOE和汉纳模型提出信息化技术、组织及环境三个维度与替代、提高与变革三个阶段间的影响关系模型。研究发现:国内物流企业信息化已基本实现,但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仍有很大开发空间;各维度影响因素在信息化不同阶段具有显著性差异影响;根据最终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从整体上假设模型基本得到验证。

基于云物流的农物商一体化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 下载:26 浏览:221

张志强1 任非2 《中国经济》 2020年6期

摘要:
随着现代物流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农产品物流也随之产生相应变化,由于科学的种植方式,现如今农产品产量极高,但是却缺乏有效的配送方式,且信息化程度较低,如何创新与改善农产品物流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国内农产品物流现状出发,认为当前我国农产品产量高、品种全并随季节变化,但存在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接着在探讨云物流的内在涵义极其具有的开放性、丰富性、动态性、智慧性的基础上,从云物流环境下"农物商一体化"农产品物流模式、云物流农产品模式与传统农产品物流模式之间的差异,以及云物流环境下"农物商一体化"农产品物流模式运行条件三个方面,就如何创新与改善农产品物流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供给侧改革下第四方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创新 下载:54 浏览:287

李艳伟 何任杰 《中国经济》 2020年2期

摘要:
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农产品流通市场对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需求越来越高,创新物流金融模式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农产品物流企业作为农产品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开展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有助于其解决中小型合作企业融资问题,整合供应链资源,实现向第四方物流的转型。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一般模式及存在的问题,继而对农产品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进行创新优化,然后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农产品物流金融监管平台,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在线融资,最后从供给侧角度对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物流金融体系进行风险管控,降低运营风险。农产品物流企业通过创新物流金融运作模式,可以优化农产品供应链资源配置,真正转型成为一个集成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第四方物流商。

物流导向型供应链金融模式构建 下载:10 浏览:164

谭建 闫丽娜 李萌 《中国经济》 2020年2期

摘要:
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银行为融资企业提供服务时存在严重的信用风险。本文通过模式创新实现供应链从"1+N"到"X+N"模式的演进,构建物流企业以自有资金提供融资服务的物流导向型模式。通过物流企业自身精准掌握抵质押物并提供监管和辅助性服务,可实时了解其运营状况,极大的降低信贷风险。对物流企业而言通过提供一站式增值性服务产品,可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持续性发展。

西北五省物流一体化的经济效应与发展对策 下载:56 浏览:370

骆鹏1 赵红丽2 《中国经济》 2019年12期

摘要:
本文从西北五省物流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分析其发展现状,找出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西北五省物流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物流一体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提升效应,最终从物流网络整合、物流企业整合及物流发展环境改善三方面提出西北五省物流一体化发展对策。

我国物流企业竞争力水平评价 下载:56 浏览:276

韩嵩 刘娜 《中国经济》 2019年11期

摘要:
本文结合全国重点物流企业统计调查数据,建立我国物流企业竞争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在企业的财务指标基础上加入了企业规模指标。由于目前没有公布的物流企业竞争力排名,因此本文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计算物流企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利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熵值法最为合理,然后利用分箱技术把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分为五个等级。为了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水平测度的效率,本文创新性的利用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Logistic回归、Gradient Boosting和集成算法进行学习和预测,结果表明使用统计学习方法对物流企业竞争力进行预测有较高的准确率,具有可行性且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分类预测效果最佳。

京津冀物流空间联系研究——基于引力模型 下载:10 浏览:174

刘艳 王小臣 《中国经济》 2019年11期

摘要:
本文以京津冀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引力模型构建京津冀物流空间联系网络,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算物流联系网络的密度、网络中心性和凝聚子群,从而对其联系强度、方向及空间布局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物流发展水平两极差异大,物流空间联系分布不均衡;区域内缺乏合理的城市梯度层级,联系网络中缺少桥梁城市,保定、唐山、沧州三市有跃升为桥梁城市的潜力;保定市及冀中南城市的子群划分情况与其十三五规划中的发展空间布局仍有差距。

基于灰色与马尔科夫链模型的京津冀农产品冷链需求预测 下载:68 浏览:341

张喜才 李海玲 《中国经济》 2019年11期

摘要:
冷链物流既是消费升级背景下民生的重要保障,也是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根本支撑,同时也是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的对象之一。建立精确、有效的冷链物流预测模型是京津冀冷链物流发展和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关键。本文打破传统单一模型的预测精度限制,利用Python软件,采用灰色模型与灰色-马尔科夫链组合模型的建模方法提高预测精度,并对北京、天津、河北以及京津冀地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做出定量预测,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为政府冷链物流规划布局、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投入、扶持政策的出台提供依据。

我国上市物流企业市场价值评估分析 下载:55 浏览:272

张欢 《中国经济》 2019年11期

摘要:
物流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物流业的良性发展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科学合理评估上市物流公司价值对促进物流行业发展意义重大,传统的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相对价值评估模型等评估方法缺少对行业特点、物流职能多样性的考虑,因此需要对其加以改进。同时还需要从上市企业价值评估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从整体上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完善,从而为上市物流公司的价值评估提供更加完善的体系和方法,提高上市物流公司价值评估的准确性。

新零售驱动下的农产品物流变革 下载:49 浏览:317

毛莉敏 《中国经济》 2019年10期

摘要:
"新零售"的核心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然而,当前农产品物流业管理质量良莠不齐,难以保证采购质量,很难给用户一个良好的消费体验。因此,基于在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满足在新的农产品零售业务发展过程中的要求,本文对农产品物流行业新时代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的路径和方法,以建立更为实用、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线上和线下物流协同创新,聚焦所有的用户体验和社会效益,是新形势下农产品物流在"新零售"推动下的发展方向。

四川国际物流通道构建研究 下载:57 浏览:401

屈登辉 郭垂江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9期

摘要:
为加快四川向西向南物流通道构建,从交通运输、社会效应与经济发展三个方面选取指标,利用灰色关联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取的11个因素关联度均大于0. 6,与四川国际物流通道构建都有很好的关联性;交通运输方面,货物周转量关联度最高(0. 95);社会效应方面城镇化率关联度最高(0. 91);经济发展指标中第二产业关联度最高(0. 91)。

“互联网+”下公益性农产品电子商务批发市场构建 下载:11 浏览:178

李娜 《中国经济》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从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困境等方面阐释了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优势,同时概述了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特征,进而研究了公益性农产品电子商务批发市场的构建模式,随后从健全法律法规建设、农产品流通标准体系等方面探究了公益性农产品电子商务批发市场的构建建议,最后从市场的公益性运作、试点建设、主体的独立性等方面总结出公益性农产品电子商务批发市场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14]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