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基于“肝主筋,肾主骨”理论探讨中药内服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下载:27 浏览:314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治疗方式亟需探索更有效的中医干预方案。本研究以中医“肝主筋,肾主骨”理论为基础,分析肝肾不足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联,并筛选补肝肾、强筋骨的中药组方用于治疗。通过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内服)和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腰痛、下肢放射痛及直腿抬高试验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在腰痛缓解程度、下肢疼痛评分降低幅度及腰椎活动度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87.3%,高于对照组的68.5%。典型病例显示,部分患者治疗后肢体麻木消失,行走能力提升。同时观察到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中药内服具有较高安全性。本研究验证了“肝主筋,肾主骨”理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指导意义,提示中药内服可通过调节肝肾功能、修复筋骨损伤实现疗效,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效果稳定的治疗选择。


观察老年脑梗死康复期予以天丹通络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91 浏览:1212
摘要: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予以天丹通络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4月到本院治疗的100例老年脑梗死康复期患者,按照患者病程进入康复期的前后,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个小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完全相同治疗的的基础上另外口服天丹通络胶囊,每次5粒,一天3次。两组疗程均设为8周,治疗前后针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做出评分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更为明显,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天丹通络胶囊对于老年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存在明显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亦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康复护理联合热敏灸对改善髌骨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效果观察 下载:244 浏览:2465
摘要:
目的:在髌骨骨折患者护理中,探究康复护理联合热敏灸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在2018.01~2020.01本院髌骨骨折患者74人,按照护理应用手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康复护理联合热敏灸(观察),常规护理(对照组),然后探究两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论证护理优势。结果:不同护理影响下,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指标评分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膝关节伸直缺失程度、膝关节稳定度以及膝关节活动度,观察组为(8.53±0.37)、(7.83±0.73)、(93.86±2.86),对照组为(13.68±2.76)、(10.82±1.67)、(82.75±3.62),差异P<0.05。结论:在髌骨骨折患者护理中,对患者采取康复护理联合热敏灸干预,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护理效果,使患者膝关节症状得到缓解,尽快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
骨科壮骨关节丸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的疗效观察 下载:136 浏览:1453
摘要:
本研究旨在观察骨科壮骨关节丸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消炎止痛、抗骨质疏松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骨科壮骨关节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腰背功能情况及骨密度变化。结果:PKP术后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及骨密度指标均好转,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壮骨关节丸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具有显著疗效,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PKP术后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腰背功能,增加骨密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品管圈对降低老年病科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的效果观察 下载:67 浏览:820
摘要:
目的:研究“质量管理圈”活动对老年病房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的影响。方法:建立质量管理圈活动小组,以“减少病历书写错误率”为主题。在活动之前,我们对我院122份护理记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现状调查,并分析了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目标,实施了对策,检查了效果和巩固了措施。结果:①护理文书书写的缺陷率从实施前的8.78%下降到2.84%,具有显著性(P<0.01);②让质量监督人员掌握各种质量控制技术,并通过质量控制手段,对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标准化、科学化的分析,掌握并解决关键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结论:在老年病房中,采用质控圈的方法,能有效地减少护理文书的差错,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护理工作的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和使用的方法。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下载:59 浏览:734
摘要: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我们评估了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在疼痛缓解、心电图稳定等方面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此外,通心络胶囊在长期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因此,通心络胶囊可作为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药物选择,有助于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肾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型)的临床研究 下载:52 浏览:425
摘要:
目的:观察肾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采用在给与肾着汤加减口服药物基础上给予针刺疗法治疗,并与对照组36例体针针刺疗法治疗进行比较,判断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86.1%.治疗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明显缓解,腰部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确切。结论:肾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型)疗效良好。
产后出血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下载:295 浏览:2854
摘要: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方法:本院自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期间挑选出100例分娩的产妇,将患者分为两个对立的观察小组,即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为对照组产妇展开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各时间段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情况后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分娩的过程中观察其临床情况,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出血情况的产生,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对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下载:72 浏览:766
摘要: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方式应用于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我院接诊的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104例为临床观察对象,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通过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护理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使患者能够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有更高的知晓度。
心理干预护理对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755
摘要:
目的:通过对脑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研究,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的方式,对其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脑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分组,一般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式,对于观察组来说,通过进行心理护理加栓塞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满意度为95.0%,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5.0%(P<0.05)。结论:通过进行患者心理护理和栓塞治疗相结合方式的应用,其脑动脉瘤破裂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观察 下载:144 浏览:1317
摘要: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观察。方法 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取8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各40例,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予以氯吡格雷,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对比,观察组相关各项指标均更优(P<0.05)。结论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中,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中医护理技术干预风寒痹阻型肩周炎的效果 下载:30 浏览:501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干预风寒痹阻型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风寒痹阻型肩周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中医护理技术干预。结果: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肩周疼痛及肩关节功能障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能够有效改善风寒痹阻型肩周炎的症状,明显提高其康复效果。
五禽戏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睡眠的干预效果观察 下载:134 浏览:1335
摘要:
目的:分析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五禽戏予以干预后,对其血压和睡眠质量干预的效果。方法:将于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蒲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中青年高血压(12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样本,将这120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实施分组干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五禽戏锻炼,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以及锻炼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分析后可知,实验组患者SF-36评分较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调查分析后可知,实验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调查分析后可知,实验组患者PSQI评分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后可知,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调查分析后可知,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五禽戏锻炼应用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不良情绪,还能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同时对控制患者血压具有积极影响。
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效果研究 下载:127 浏览:1293
摘要:
目的:结合三级疾病预防控制要求,做好疾病预防控制效果观察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8月-2022年8月某卫生院统计的200例糖尿病高危监测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我中心实施三级防控机制的时间节点(2020年1月我中心开始实施三级防控机制)分为实施前和实施后,各100例患者,观察实施前后糖尿病的发病率,糖尿病血糖水平,糖尿病知识了解水平等。结果:实施前后糖尿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施前发病率为15.00%,实施后发病率为2.00%,且实施前后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施前后患者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防控管理而言,实施三级疾病防控效果显著,能够降低糖尿病发病率,提高了人们对糖尿病的知识了解能力,故而可在糖尿病防控过程中,将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策略落实。
激素替代治疗对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观察 下载:394 浏览:3828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实施激素替代治疗,并对其治疗方式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展开探讨。方法 在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选择我院妇科的6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判定,所有患者均由于体内性激素变化而导致精神、心理方面的症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接受谷维素片治疗30例更年期综合征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同人数实施激素替代治疗列入观察组。通过对以上60例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疗效、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观察和研究,分析两组结局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其更年期生存质量进行评价与观察,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出现相关临床症状时,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激素替代治疗,对治疗结局有积极意义,可促进患者获得最大的健康收益,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而改善患者症状,降低不良影响。同时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易怒、急躁的情绪,应大力推广。
浅谈物理实验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下载:10 浏览:193
摘要:
本文探讨了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和方法。通过分析观察能力在物理实验中的作用,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文章强调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观察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如何通过实验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与系统化急救护理措施探讨 下载:121 浏览:1464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与系统化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72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脑出血的临床观察要点和急救护理经验。结果 72例脑出血患者除4例抢救无效死亡,其余68例患者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被收住院进一步治疗和护理。结论 护士掌握熟练的急救技术和规范化的急救流程,积极配合医生迅速救治,对脑出血患者进行严密观察与系统化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关键。
宫腔电切镜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125 浏览:1677
摘要:
目的:观察对宫颈息肉患者实施宫腔电切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0-2022.1月,2年内收治的94例宫颈息肉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7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和实验组(47例,实施宫腔电切镜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息肉患者实施临宫腔电切镜治疗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显著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身体快速康复,有较高应用价值。
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下载:236 浏览:2307
摘要:
目的: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研究。方法:研究选取2022年5月-2022年10月我院接收100例患者,纳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中医药治疗,统计治疗有效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对照组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医药治疗在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基于双心医学模式的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对心功能指标影响评价 下载:112 浏览:1727
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双心医学护理干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确诊后且符合实验标准的患者按照盲选法筛出100例,均在2019年2月-2021年3月入院,观察组患者予以基于双心医学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两个小组的患者在心理状态和疼痛时间上等指标是否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时间比对照组短;未经干预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依从性评分对比结果为P>0.05,干预后对比结果为P<0.05,观察组分数更高;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指标水平比对照组(86.00%)高。结论 基于双心医学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患者群体中应用价值较高,无论是缩短疼痛时间,还是改善不良心理,都比常规护理模式更具适用性,且患者依从性提高,可以缓解医患矛盾,提高患者满意度。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