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我国古今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及中外文学比较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以及书评和学术消息等。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文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成果的学术交流平台。

ISSN: 3079-1227

《中国文学》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 国有文艺院团统战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启示 下载:95 浏览:963
  • 王景 《中国文学》 2024年9期
  • 摘要:
    统一战线是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法宝,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文艺工作则是担负着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任,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文艺离不开统战,统战靠文艺来展现。本文着重以笔者所在安徽演艺集团为例,分析其经验做法,为国有文艺院团如何在新时期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一些启示和经验。
  • 小学语文中经典古诗词的课堂教学方略 下载:90 浏览:936
  • 张静贻 《中国文学》 2024年9期
  • 摘要:
    古诗词语言精炼优美,韵律和谐丰富,意境内涵深远,能够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和发扬提供特色名片,同时也凭借其极高的审美价值与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对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可以激励学生传承经典,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层次,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内容明显增加,为学生传承经典和提高语文素养创造了良好条件。教师需要对古诗词教学进行创新设计,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文化传承的能力。
  • 认知语义学视窗理论浅析《尤利西斯》两译本事件框架及翻译 下载:106 浏览:1087
  • 郭怡汭 《中国文学》 2024年8期
  • 摘要:
    《尤利西斯》一经出版,就以其独特的意识流写作风格在文学界引起了轰动。这样一部好的作品必定会被翻译成其他的语言供来自不同文化,使用不同语言的读者分享。文学作品不仅仅只是书面文字的表达,其也作者内在思想,内在思维的一种反映,而《尤利西斯》更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可以由此探讨尤利西斯的翻译问题。翻译活动一直以来被视为是分析作者思想,再现原文表达形式的活动。从作品意识的再现来说,对尤利西斯翻译文本的研究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选取国内的较为著名的,广为大众所接受的译本,即萧乾,文杰若夫妇的译本,以及金堤先生的译本来作为研究《尤利西斯》翻译的文本。这两个译本也是国内比较有代表性,较为成熟的译本。国内对这两个译本的研究层出不穷,从意识流、典故翻译、文本注释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例如,沈英丽、孙至立等人从叙事的角度对小说进行了研究,其文章主要阐释了《尤里西斯》这部小说使用了不同的人物视角和旁观者视角来进行叙事。
    本文试从语言学下的分支,认知语义学为切入点,并以该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伦纳德·泰尔米的注意图式系统中的视窗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两个译本的不同之处,并探讨译者所采用的不同的翻译策略以及其译文所取得的效果。
  •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学生古诗词兴趣阅读研究 下载:92 浏览:936
  • 陈剑风 《中国文学》 2024年8期
  • 摘要:
    古诗词作为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板块,它贯穿着整个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古诗词教学是一种定篇式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特定的语
    文知识,提供特定语文情境。在古诗文阅读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特定的人文情怀。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初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实践,要围绕着这四个方面进行,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汉藏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刍议 下载:101 浏览:1059
  • 李本他 《中国文学》 2024年8期
  • 摘要:
    岁月长河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体制,它们代表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国家越来越注重文化传承,希望不同文化可以源远流长。中国文化体制中,民族种类繁多,各族拥有独立的交流语言,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原始语言就开始变得神秘,这些语言代表着各个民族的文化,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字。为了能够更好的文化传承和交流,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将更加受到重视。本文将详细走进汉藏翻译的文化当中,体会不同文字下的精神。
  • 跟着课文学写作 下载:92 浏览:947
  • 宁丽萍 《中国文学》 2024年8期
  • 摘要:
    课文是写作的范例,教学生读中悟写,引学生读后仿写,让学生以读促写。发现写作点,逐层次的进行训练;运用技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过程性引领,潜移默化领会文章关键点。
  •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索 下载:94 浏览:1034
  • 戴新莲 《中国文学》 2024年7期
  • 摘要: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开始接触古诗词,一方面,能够使他们了解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能够打开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之门。因此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教师要在帮助小学生奠定古诗词文化基础、提升小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同时,兼顾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对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进行了探索。
  • 论林语堂英译本《庄子》中的显性翻译和隐形翻译 下载:82 浏览:849
  • 史玉莲 《中国文学》 2024年7期
  • 摘要:
    在林语堂的英译本《庄子》十一篇中,林语堂不仅巧妙地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又使译文能够顺利地被目的语读者接受。其中显性翻译与隐性翻译的交相辉映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研究。本论文基于林语堂英译本《庄子》的十一篇,采取中英文平行语料对比,深入分析林语堂翻译过程中或显或隐策略的理据及其启示。总结林语堂采取的翻译策略,希望对文学翻译或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 论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下载:99 浏览:1027
  • 闫艳 《中国文学》 2024年7期
  • 摘要:
    20世纪70年代德国兴起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视角,标志着翻译研究从纯语言类型学转向对文化的思考。自它诞生以来,功能翻译主义理论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体系完善,影响广泛的翻译理论。本文将以该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人物为线索,通过介绍他们的基本思想对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以期更好的认识这一理论。
  • 浅论构建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赏析教学新模式 下载:102 浏览:1065
  • 冉龙永 《中国文学》 2024年6期
  • 摘要: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精华。每个人都热衷于古诗。但是,在诗学研究中,如果教授法不当,学生古诗词的学习效果会逐渐降低,与诗歌的对话就完全不可能实现,另外,从意境观念的层面上,理解古诗的真实意义也是无法实现的,对学生日后的学习没有任何的帮助。为此,在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探索教育模式,从而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
  •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古典诗词教学 下载:89 浏览:910
  • 田志云 《中国文学》 2024年6期
  •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其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一定的应用,在教育领域中也是如此。现阶段的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以此为基础,进行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应用,为整体教学提供一定的支持。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对信息技术和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融合进行探究,为最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提供帮助。
  • 运用教育戏剧理论方法指导高中文学名著课外阅读 下载:90 浏览:920
  • 郑青芸 《中国文学》 2024年6期
  • 摘要: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近年来高中生名著阅读出现的疏离与漠视现象,主要症结在于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指导中未深刻意识到兴趣的教育才是一切教育的中心。只有把阅读兴趣激发出来,学生才会自觉捧读和亲近名著,认真地读起来,并持之以恒读下去。再者,名著课外阅读最重要的功能和使命是给学生精神的引领和提升,实现精神的滋养化育。因此,高中文学名著课外阅读指导的重中之重在激趣启思,转变观念,去功利化,去实用性。
  •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路经 下载:93 浏览:982
  • 吴晓玲 《中国文学》 2024年5期
  • 摘要:
    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通过运用丰富的教学策略,将古诗词进行梳理与整合,可以避免古诗词教学缺乏系统性的问题,为学生鉴赏古诗词提供一个清晰的方向,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本文将立足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提出不同的古诗词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中国文学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5
发文量 682
访问量 173687
下载量 58521
总被引次数 562
影响因子 1.813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