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探讨在多切口肛瘘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联合精细化护理的效果 下载:28 浏览:87
摘要:

探讨在多切口肛瘘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干预联合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肛瘘手术的患者48例,根据时间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联合精细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实施护理后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以及术后疼痛评分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多切口肛瘘术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联合精细化护理后能够提高整体的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多模式健康赋权干预结合疼痛管理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12 浏览:91
摘要:

目的:研究多模式健康赋权干预结合疼痛管理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在本院就诊的78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时间段为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通过掷硬币法进行分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多模式健康赋权干预结合疼痛管理。对比各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7d时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GSES评分、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而言,多模式健康赋权干预结合疼痛管理可提升镇痛效果,有助于患者自我效能感提高及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序贯式疼痛护理模式对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疼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8 浏览:101
摘要:

目的:对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实施序贯式疼痛护理模式后,分析所产生的疼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本文选定2024年1月~2024年12月在本院的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共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对上述患者进行1:1处理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案,而观察组则实施贯式疼痛护理模式,就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实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疼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均优势更明显,P<0.05。结论: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实施序贯式疼痛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其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水平。

手术室路径化护理配合多模式疼痛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下载:2 浏览:77
摘要:

目的:分析予以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室路径化护理+多模式疼痛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4.4-2025.4本院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数字表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手术室路径化护理、观察组(n=30)手术室路径化护理+多模式疼痛护理;比较两组疼痛评分(VAS)、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评分(GQOLI-74)、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12h、24h 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GQOLI-74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行手术室路径化护理+多模式疼痛护理可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促进其生活质量与满意度提高,可行推广。

序贯式疼痛护理模式对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疼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24 浏览:185
摘要:

目的:讨论序贯式疼痛护理模式对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疼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在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开展自愿加入研究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序贯式疼痛护理)与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入组研究。分析两组疼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二组疼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干预后缓解程度,均表现为研究组更优,P<0.05。结论:序贯式疼痛护理模式对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疼痛、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改善价值。

针对性心理护理+规范化疼痛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的效果及疼痛情况影响分析 下载:25 浏览:179
摘要:

目的:研究对胃癌术后患者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规范化疼痛护理的价值及对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研究时段,限定于2024年1月~2025年3月,取本院行胃癌术后的56例患者为探索对象,遵从“平均分配原则”的方式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8例)落实常规护理,实验组(28例)落实针对性心理护理+规范化疼痛护理,护理后对各组患者疼痛情况进行系统比对。结果 护理后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癌术后患者,予以针对性心理护理+规范化疼痛护理联合护理方案后,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其胃肠道功能的尽早恢复,具有显著临床指导意义。

分阶段康复护理联合体感互动训练对肱骨骨折(PHF)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 下载:23 浏览:163
摘要:

目的:讨论对肱骨骨折(PHF)术后患者,运用分阶段康复护理+体感互动训练联合干预方案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主体源于2024年3月~2025年3月份本院就诊的82例肱骨骨折(PHF)术后患者,遵从“随机数字表”的方式进行分组处理,其中对照组纳入研究对象41例,并开展传统护理干预,剩余41例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并开展分阶段康复护理+体感互动训练干预,探讨2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干预前各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对比后均未见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偏高,疼痛评分偏低,P<0.05。结论:针对肱骨骨折(PHF)术后患者落实分阶段康复护理+体感互动训练,不仅能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情况,还能扩大其肩关节活动度,提升其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借鉴和学习。

多维度协同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3 浏览:177
摘要:

目的: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管理中实施多维度协同护理后,就其应用价值进行观察。方法:此次研究主要对象为:我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计80例;研究开展阶段处于: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依据简单随机分组法均分患者于不同小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护理方案:常规术后疼痛管理;观察组护理方案:多维度协同护理。就其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护理前的指标数据(患者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比较发现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上述数据指标则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管理中实施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利于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可促进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快速恢复。

比较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有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下载:21 浏览:146
摘要:

目的 观察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7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参照组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研究组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较参照组更好,(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均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患者经椎体成形术治疗后,其术后疼痛较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患者更为严重,且椎体高度以及骨水泥渗透率均比较差。所以,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患者治疗,可以取得更为理想的预后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会阴冷敷时长对缓解产后会阴疼痛的效果研究 下载:3 浏览:214
摘要:

目的:探讨会阴冷敷时长对缓解产后会阴疼痛的效果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为后续产后会阴疼痛提供新的干预方式。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6月我院进行分娩后会阴疼痛的200例女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会阴冷敷干预,对照组会阴冷敷时间为1h,研究组会阴冷敷时间为4h,对比产后不同时间段产妇会阴水肿情况、会阴疼痛情况、产后产妇自解小便情况,对其产后10周进行盆底功能及阴道动态压力分析,明确其PFIQ-7、PFDI-20以及盆底肌张力评分、性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产后4h、24h伤口水肿程度各级别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伤口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研究组自解小便时间及自解小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阴道动态压力[(3.76±1.28)cmH2O]高于对照组[(2.87±0.78)cmH2O],研究组PFIQ-7评分[(14.98±3.29)分]、PFDI-20[(4.87±1.52)分]以及盆底肌张力评分[(1.24±0.29)分]、均低于对照组PFIQ-7评分[(21.54±5.39)分]、PFDI-20[(8.85±1.76)分]以及盆底肌张力评分[(1.75±0.4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性生活质量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行会阴冷敷可缓解会阴水肿以及会阴疼痛情况,使用便捷,受到产妇及医护人员认可,对产妇产后恢复起到良好促进性作用,依照产妇水肿以及疼痛情况延长一定时间的冷敷时长,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产妇会阴疼痛症状,提升产后盆底肌张力,改善产后性生活质量,因此加长会阴冷敷时长具有可行性,但是冷敷最佳时间需进行后续考证。

循证护理在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5 浏览:75
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服务对于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期间疼痛感的管理效果以及对于患儿依从性、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24年1月到2024年12月我院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患儿100例作为案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对比患者疼痛评分、治疗依从性以及心理情绪评分。结果:实验组患儿穿刺期间疼痛感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儿接受穿刺治疗的依从性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情绪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预防疼痛风险,提高患儿配合治疗医师,减轻患儿负面情绪,值得推广。

个性化疼痛护理在普胸外科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下载:20 浏览:133
摘要:

目的 评估在普胸外科术后进行个性化疼痛护理的干预价值。方法 共计抽选66例普胸外科手术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均是2023年7月-2024年8月期间入院,运用奇偶数列分组法,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结合个性化疼痛护理,分析效果。结果 在整体干预效果上,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个性化疼痛护理不仅可促进普胸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减轻,还可改善其负性情绪,提升其护理认可度与满意度,加速康复进程,提升其生活质量,凸显其干预优势,可提倡。

聚焦式体外冲击波治疗髂胫束摩擦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下载:18 浏览:212
摘要:

目的:观察聚焦式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髂胫束摩擦综合征(ITBF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ITBFS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非甾体镇痛药塞来昔布胶囊(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每天2次,每次200 mg,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聚焦式ESWT治疗,冲击区域包括髂胫束及附近臀大肌、股四头肌、疼痛点等部位,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上、下台阶时的膝关节外侧疼痛,采用下肢功能量表(LEF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LEFS评分及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2.8±2.2)分]、LEFS评分[(72.4±4.7)分]及SAS评分[(30.9±10.5)分]亦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在常规口服非甾体镇痛药基础上辅以聚焦式ESWT治疗,能进一步缓解ITBFS患者疼痛及焦虑情绪,改善肢体运动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11 浏览:133
摘要:

目的 探讨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102例行股骨颈骨折手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每组均有51例。康复组应用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满意度、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焦虑、抑郁评分等情况。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上,康复组的护理总满意率达到98.0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6.27%;在疼痛评分方面,护理后康复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康复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5.68%。在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方面,康复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 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能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利于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

案例教学法对疼痛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评价 下载:7 浏览:81
摘要: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对疼痛科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疼痛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理论知识考核、实践技能考核、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及教学满意度调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升疼痛科护理教学质量,使护生的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腰椎骨折病人术后康复锻炼自我效能与疼痛症状、创伤后成长的关系分析 下载:116 浏览:1117
摘要:
目的:分析腰椎骨折病人术后康复锻炼自我效能与疼痛症状、创伤后成长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8月~2024年7月收治的90例腰椎骨折病人,应用SER量表进行术后康复锻炼自我效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其分为SER高分组(53例)、SER低分组(37例)。应用VAS评分法进行疼痛症状评估,应用PTGI量表进行创伤后成长水平评估,对比2组的评估结果。应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SER评分与VAS评分、PTG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SER高分组的VAS评分低于SER低分组,PTGI评分高于SER低分组,均P<0.05;SER评分与VAS评分呈负相关性,与PTGI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腰椎骨折病人术后康复锻炼自我效能与疼痛症状、创伤后成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rhaFGF联合康复新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下载:94 浏览:1224
摘要:
目的:观察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联合康复新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60名入院准备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名。观察组采用rhaFGF联合康复新治疗,对照组则单独使用康复新治疗。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情况、疼痛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情况和发生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haFGF联合康复新能有效防治放射性皮炎发生,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管理和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95 浏览:1199
摘要: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管理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4年1月至2024年10月期间收治的4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Mazur踝关节评分量表,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的运动功能恢复评分显著高于护理1个月后的评分,且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的评分(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减轻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 下载:127 浏览:1668
摘要:
目的: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方法:选用本院2021.01-2021.12接收的颈椎病患者80例展开研究,随机数原则分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不同时间段后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CASCS(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颈椎病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可取得显著效果。
疼痛护理干预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 下载:149 浏览:1679
摘要: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干预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在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减轻疼痛。
[1/12]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